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智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

http://www.CRNTT.com   2020-11-01 00:02:04  


 

 
  所以讓中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信賴,對中共政權的政策有信心,對中共領導人充分信任。制度的信賴來自於依法治理,政策信心來自於施政為民,對領導信任來自於接班人經歷。要求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並表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且提出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這就是前段所說在混合所有制的經濟基礎上,把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調合起來。當然這一套制度,從中共建立政權發展至今最大問題有二:一是過度強調效率,在集體主義和絕對公有制主導下,執政者很容易忽視人民、漠視個人;二是過度強調穩定,在沒有相對制衡情況下,執政黨容易腐化,領導人容易獨裁;而集中表現在中共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了上述中共執政經驗的歷史教訓,習近平強調了“依法治理”的法治要求和“不忘初心”的黨性要求。 

  第四、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天下關懷”推動“共議、共治、共享”新型國際社會:不同於西方政治以“國家”為典範的國際關係,中國傳統一直是以“天下”為典範;以“國家”為典範,則思考國際關係時,就必然從“排他、利己”為導向去建構彼此的關係;而以“天下”為典範,則必須以“秩序、分享”為導向,傳統中國朝廷就在此觀念下,建立一套維護政經秩序“天下觀”:以經濟上分享,建立起以中國為首各統治者間“均衡秩序”,被稱為“朝貢體制”的秩序觀,如今看來,存在幾個不穩定因素:第一維護者本身必須富有而強大,富有故而可以分享,強大可以維持秩序,一旦維護者自身衰弱,體制就難以維持;第二形成“朝貢體制”過程中,其他參與者並沒有話語權,所以“朝貢體制”越來越是中國朝廷“政治面子工程”;第三“朝貢體制”在本質上除“薄來厚往”經濟利益之外,欠缺其他的論述基礎;第四中國的歷代王朝對周邊關係也並不重視。因此,“朝貢體制”至多祇是中國朝廷“理藩策略”,並不是東亞的各“國”(正確地說是“朝廷統治”)秩序架構體系。近代西方帝國主義入侵後,舊秩序立即崩潰。 

  二戰之後,帝國主義撤離殖民地,然而在幾乎所有被殖民地區,許多新興獨立國家國界都是殖民者依繼續控制需要而劃定,於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間糾紛不止,衝突不斷,動亂不已,老殖民母國依然可以“火中取栗”操縱得利。美國崛起於二戰後,雖無殖民地,卻承繼帝國主義野心,冷戰後,更是轉為“霸權主義”,肆意踐踏、霸凌亞洲小國,仇視、挑釁亞洲大國,無所不用其極破壞國際規則,挑戰世界和平,原本因科技神速發展和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帶來世界變局,又忽然被“新冠疫情”和美國右翼政客的流氓行徑攪成百年未有的國際亂局。在此混局之下,中共政權捨棄中國傳統的“朝貢體制”,但發展以“國家”為基礎的“天下觀”,並且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新天下觀”認知基礎,大大強化“新天下觀”理論必要性,且還提出“共議、共治、共享”“一帶一路”政策,作為實踐方案,使“新天下觀”國際新秩序是經由共議過程,實現共治理念,達成共享目的。所以有人要問中國大陸所希望新國際格局、新國際架構是什麼樣架構?中國的答案一定祇有方法,沒有藍圖,因為未來是“共議”結果,不是中國一家說了算。但是對西方國家特別美國霸權主義慣了的國家自然不會贊成,所以她必然反“一帶一路”,極力破壞、醜化、污衊“一帶一路”,挑動“一帶一路”國家不與中國合作,然而此次“新冠疫情”給地球上的人類很好機會反省“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命題與人類未來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