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中評智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

http://www.CRNTT.com   2020-11-01 00:02:04  


 

 
  不過毫無疑問地,無論是去推廣、行銷“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或是去實踐“一帶一路”政策,去開發對抗病毒的疫苗,在現階段都必須依靠和依賴“國家”,所以在“新天下觀”中,“國家”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政治單元,祇是“國家”在人類政治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有可能慢慢不再是民族安全保障,而是地區人民發展推進者,不是軍事載體,而是合作載體,不再是統理與管治者,而是善政與治理者。 

  四、結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是基於逐步排除後殖民心態的學術殖民化現象思考,一方面是現存西方政治學,在人類政治實行經驗中,理論上出現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實踐上出現民粹主義等明顯缺失,而且已看不出西方的政治在制度上有自癒機制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中國大陸的實踐,確實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道路,加上中國傳統朝廷政治積纍數千年經驗,因此如何走出西方政治學既定框架,保留西方政治現代探索,結合中國傳統朝廷政治行政智慧,為政治學尋找新可能性,已經是這一代中國政治學者共同課題。事實上,西學東漸以來,反思西學,為自己民族尋找自主的現代化途徑,代不乏人,祇是面對中、西巨大鴻溝,不先模仿、拷貝,根本無法跨越。因此,反省之思顯得微弱而無力,而且是帶民族主義的情緒性反對,所以從清末的“中體西用”,到民初五四的全盤西化,中國的變革之路漫長辛苦,如今的中國模仿、拷貝和西方自信和傲慢雙雙都走到盡頭,中國大陸奉行的馬列主義不得不向中國特色調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更顯露其霸權主義困境,甚至以撕毀自己建構的國際規範來彰顯其霸主的地位;這種“別人不從,我就耍橫”的“破壞式”領導究歸失敗。 

  因此,在此時此刻立足中華民族再次復興立場應該是正逢適時,當然在這樣反思中,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立足“反西方”立場,因為西方當代文明的確為人類締造今日世界和可預見明日世界;而我們也不可能反共產主義,因為正是共產主義道路引導中國大陸現代化進程,社會主義的價值和方法,已經滲透進近代中國的價值理念中,形塑中國人現代性規範;我們更無法反中國傳統,因為那正是我們之所以為我們,以及我們唯一可以前往的歸宿。因此我們必須“立足自主,不棄西方,善於綜合”地努力探索,嘗試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學是回歸“人”根本,依據歷史經驗、中西學理、當代科技以及“人”和人們未來發展需要,去建構一套開放而包容的新政治理論,以便與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平等地對話,找回屬於中國的話語權,復興中華民族智慧,重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