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如何應對美國對華政治戰

http://www.CRNTT.com   2020-11-15 00:01:41  


 
  美式“市場資本主義”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自由放任是其主要特徵。為應對“大蕭條”,羅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政府加大了對市場活動的管理,並承擔起更多社會福利責任,實現了美國國家形態從“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到“新政資本主義”的轉變。這一轉變順應了現代國家建設的基本規律,釋放出巨大制度紅利,推動美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社會福利日趨改善,政府也比此前擁有更大合法性。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開始,這一國家形態的積弊又多了起來,“滯漲”是突出病竈。在里根上台之前和上台之初,美國國家治理體系失衡已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就此而言,美國贏得了冷戰勝利,絕不是因為美國的國家形態很先進而蘇聯的國家形態很落後,兩國當時都有比較嚴重的問題;衹不過蘇聯問題更嚴重、騰挪空間更小、改革步伐更遲鈍而已。相比之下,里根政府一邊打壓對手、轉移視線,一邊在國內推行以“新自由主義”為圭臬的國家轉型,從而將美式資本主義推向“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

  如果我們深挖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霸權興衰規律,可知:金融霸權既是霸權的最高階段,也是霸權的最後階段。向“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轉型,對美國而言是一劑甜蜜的毒酒。當“金融化”成為美國經濟的突出特徵後,美國的國家形態出現了經濟空心、社會分化、利益固化、政治極化和僵化等預兆不祥的新特徵。久而久之,兩黨之間、不同階層之間、不同種族之間、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爆發激烈矛盾和由此產生巨大內耗,就見怪不怪了。當年里根政府在發動對蘇“政治戰”時,可以擁有堅實的戰略共識、廣泛的民眾支持和有力的盟友配合,如今特朗普之下的美國,這些都難得一見了。也就是說,如今美國的國家形態已經大大落後,國家治理方略出了嚴重問題,這讓它在發動政治戰時的底氣和內力明顯不足。

  美國想用“損人”的方式來“利己”,這種方法或許能贏一次,卻不可能贏兩次;因為此時的中國並不是彼時的蘇聯,此時的美國也不是彼時的美國了。對美國而言,與中國對美國形成的挑戰相比,更為迫切的威脅來自美國內部,來自美國治理體系的失衡和治理方略的過時。想要通過轉移視線、轉嫁矛盾的方式來維繫現有國家形態,根本就是抓錯了藥方。真正的藥方,是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別人;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破壞別人正在做的事。面對百年變局和大國博弈,中美兩個大國的治國方略和應對之策,高下對錯自有後人評說。至此,前文所提第五個問題的基本思路也明確了。

  三、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儘管中國完全有能力避免重蹈蘇聯覆轍,在對美博弈中不斷強化戰略主動,但仍有一些重大問題,需要我們秉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對其加以必要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