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拜登對華策略跌撞中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00:07:36  


 
  應當看到,美對華軍事戰略重在遏制,阻止中國通過軍事力量改變“現狀”,未必是實戰。因為“戰爭有自己的力量,它會讓您偏離所有深思熟慮的打算”。(喬治·凱南著 弗蘭克·科斯蒂廖拉編 曹明玉譯 《凱南日記》中文版 中信出版社2017年6月版P57)中美作為兩個世界大國、核擁有國,一旦兵戎相向,將打破世界和平發展的基本秩序,將是中美兩國、世界各國的巨大災難,不會有單方面勝利者。美國有識之士指出,拜登政府在重建國內和重塑國際的任務遠沒有完成的情況下,貿然進行外部干預特別是軍事干預是危險的,對美國不利。2月4日,拜登政府上台後首次實施台灣海峽和南海艦艇巡航行動,“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當天通過台灣海峽、2月5日闖入中國西沙領海。就在美艦闖台海同日,中國國防部宣布,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從技術層面看,此類中段反導主要針對的目標是戰略導彈,不是戰役戰術導彈。公開信息表明,早在2013年1月27日,中國就進行過此類實驗,此後不時進行。個人認為,2月4日實驗的時間點選擇頗令人玩味,可以解讀為中國針鋒相對的反威懾、反挑釁行動。肇自美國的中美此種互動,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再有,這段時間以來,美國智庫、媒體正在炒作中美台海生戰論,認為中國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提前軍事解決台灣問題,美國可能軍事干預,引起各方警覺和恐慌。美國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布蘭登·巴萊里亞諾(Brandon Valeriano)不無憂心地警告,“美國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在國外進行更多的軍事干預或擴大防禦承諾。將領導能力與使用武力解決混為一談,是華盛頓一種危險的病態,新政府很難避免,但也必須避免。”

  美國“遏制戰略之父”喬治·凱南對蘇遏制戰略的底色之一,就是在儘量避免戰爭的基礎上對付對手。其著名的長電文和X先生文章都指出,“儘管美國與克里姆林宮不太可能合作,但也沒有必要訴諸戰爭,採取遏制蘇聯擴張的政策是可行的。”(喬治·凱南著 弗蘭克·科斯蒂廖拉編 曹明玉譯 《凱南日記》中文版 中信出版社2017年6月版P55)喬治·凱南後來甚至對其所主張的政治戰一些激烈手段的運用,也頗有懊悔。如他曾鼓動中央情報局發動秘密政治戰,但由於這種手段極大增加美蘇敵意、升級對抗態勢、激發戰爭風險,凱南後來表達了對當年這一行為的懊悔:“或許我在從政期間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給中央情報局提供了這樣的指導。” (喬治·凱南著 弗蘭克·科斯蒂廖拉編 曹明玉譯 《凱南日記》中文版 中信出版社2017年6月版P55)若把喬治·凱南的秘密政治戰,放在今天的中美關係上應當也成立。今天中美之間的猜忌、矛盾、衝突,主要是美國對華防範、打壓、遏制所致,既包括軍事圍堵、戰爭恫嚇,也包括秘密戰、網絡戰、輿論戰、心理戰、經濟戰、科技戰等等。時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全球媒體署,國際開發署,國務院公共事務局、國際信息項目局、全球接觸中心、政策資源和規劃處,美軍軍事信息支援、網軍、公共事務、情報系統等,依然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重複著前輩的不光彩手段。假如美國希望這個世界是和平合作的,就應該放棄冷戰思維,讓中美兩個國家、兩種制度和平共處,為人類提供不同的“榜樣的力量”,而非“力量的榜樣”。在冷戰和熱戰之間,沒有不可跨越的門檻!美國作為自許的負責任的大國、正反兩面教訓纍積雄厚的“人權衛士”,理應更懂這個道理。

  七、涉華熱點敏感問題不再肆意妄為

  無論中美關係如何變化,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放棄打涉華熱點牌、敏感點牌。特朗普更多地把這些牌作為對華經貿戰的籌碼運用,拜登政府則可能有更長遠戰略考慮,就是把涉華熱點敏感問題作為孤立、遏制、圍堵、塑造中國的抓手,打“台灣牌”“香港牌”“新疆牌”“西藏牌”“南海牌”“釣魚島牌”“中印邊界牌”以及“經濟殖民牌”“債務黑洞牌”“傳播腐敗牌”等,操縱意識形態、地緣戰略、領土主權、經濟社會及網絡空間等議題,對付中國。拜登政府繼承了特朗普政府所謂新疆“種族滅絕論”、表態向香港人提供“避難所”、“對台灣的承諾堅定不移”、繼續開展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等,即是實際舉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