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拜登對華策略跌撞中調整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00:07:36  


 
  但與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政府在熱點敏感牌上會注重把握節奏、爭取國際支持、關照中美關係大局,不再肆意妄為、“末日瘋狂”式盲動冒進。2月初,美國蘭德公司發表研究報告分析“棄台論”,指出美國為了自保振興,未來可能被迫減少干預全球事務,包括慎重對待台灣問題,緩和台海緊張局勢。有分析認為,這是一種新的“棄台論”。而種種現實情況表明,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至少短期內是趨向求穩的,即兩岸雙方不搞事、美國適度自我約束。

  涉華熱點敏感問題往往關乎中國核心利益,牽動14億中國人民族感情,“是碰不得的”(楊潔篪語)。在這些問題上挑戰中國,不利於雙方友好合作,徒增雙方相互猜忌、防範和敵意。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坦承,如果美國負面處理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應該聽聽美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的警告:美國決策者在處理台灣問題時,必須考慮美中之間因為台灣問題爆發軍事衝突升級為核戰的風險因素。陸克文這番警告折射出了一個真理,為了維護核心利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將絕不妥協、不惜一切、不留情面。

  八、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在於修煉內功

  眾所周知,拜登政府很注重也不得不注重練好內功,也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國內和解、穩定、防疫、發展的舉措。但從美國對外政策本質看,其練內功的目的,更在於把內功作為“外功”的條件、對付對手的資本,以維護其霸權地位;而非中國式的內外功關係,“外功”為內功營造條件,根本目的是把國家建設好、使普羅大眾享受更美好生活。當然,美國也有“攘外必先安內”派,對辦好自己的事有理性認識。美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布蘭登·巴萊里亞諾認為,拜登總統上任頭100天的首要任務應是防止進一步的國內政治暴力,糾正過去政府的錯誤;如果拜登政府想要成功開始國內重建的艱難任務,那麼他就應該在上任的頭100天裡在國外實行克制。喬治·凱南則早就提出,美國所追求的所謂“世界革命”,都應以國家自身制度的完善為前提。“解決自身社會問題的每一項勇敢而堅定的舉措……都是對莫斯科的一個外交勝利。”(喬治·凱南著,弗蘭克·科斯蒂廖拉編,曹明玉譯《凱南日記》中文版,中信出版社2017年6月版P52、55)

  由於時代背景、國際形勢、中美關係的急遽變遷,拜登政府注定會在跌跌撞撞的調整中尋找對華政策方向。而任何正確的政策都是主觀願望與現實條件之間的妥協的結果,期望和現實往往不能劃等號。順利把各色盟友夥伴糾合起來制服中國,保住世界霸主地位;讓中國永遠處在跟班位置,最好“江山變色、四分五裂”,這樣的前景對美國來說固然“理想”,但未必現實。當今世界鬥轉星移,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民心所向,各國都不希望冷戰;當今中國天翻地覆,不再秉持僵硬的教條建設國家、與世界交往。中國人民真誠地希望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和平共處、“共商、共建、共享、共贏”,推進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國式的偉大復興;“和而不同”“命運與共”“五彩繽紛”究竟會成為世界主流價值,“唯我獨尊”、“歷史終結”、“天下劃一”式的新羅馬帝國不是人類的進步方向。特朗普極端反華、遏華政策之所以四處碰壁、狼狽敗陣,根本原因在於其對時代和潮流的無知和反動、對中國復興的偏見和歇斯底里。在新的時代,人類社會未必會有冷戰2.0版的生存空間。誰想塑造這樣的空間,誰就會作繭自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