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民眾對兩岸的矛盾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00:06:41  


 
  (三)美國干涉台灣問題的力度有所加大

  近年來,中美兩國戰略博弈更加激烈。美國拜登政府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和“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處理對華關係目的更清晰,思路更明確,行動更聚焦,手段更凶狠,先後在人權、科技、經貿、涉港、涉台、涉疆、南海等議題上對華施壓、頻頻挑釁中國,中美關係在激烈的戰略博弈中波動不斷。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習近平主席在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專門強調,“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要求“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2〕然而,拜登政府雖作出積極表態,聲稱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在行動上卻縱容美國國內一些勢力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通過持續提升美台之間的政治、軍事、經貿關係,炮製“挺台反華法案”,拉攏盟友插手台海事務等方式,不斷加大打“台灣牌”的力度,試圖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並將其作為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政治籌碼。時至今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逐漸被掏空,這不僅將導致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因台灣問題遭受衝擊,造成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性和台灣問題的複雜性增加,而且將不斷向“台獨”分裂勢力傳遞錯誤信號,導致民進黨當局和海內外“台獨”勢力採取“台獨”冒險行徑、衝擊一中原則的可能性升高,使得兩岸融合發展與祖國統一進程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長遠來看,中美兩國的矛盾本質上是守成霸權國美國與新興大國中國之間的矛盾。可以預見,中美戰略博弈將是長期、艱巨的拉鋸戰。中美關係雖然因近期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和雙方高層互動增多而有所緩和與改善,但美國仍將延續對華戰略競爭的態勢,同時也會極力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在一些具體領域與中國開展合作,中美關係將保持“鬥而不破”的“競合”態勢,雙方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美國顯然不會放棄通過打“台灣牌”來挑釁中國底線,中美兩國圍繞台灣問題的鬥爭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的賴清德上台後,其掌控的民進黨將繼續成為美國“最聽話的棋子”,加碼“倚美抗中”,深化美台勾連,高度配合美國的“以台制華”戰略,兩岸恐將由“兵凶戰危”徹底滑向軍事衝突。中美兩國未來最有可能的衝突形式是“代理人戰爭”,而目前的“理想場所”就是台海。〔3〕這是兩岸中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也是雙方應當極力避免發生的場景。 

             二、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分析

  (一)台灣民眾對兩岸未來“和戰”走向的看法存在明顯分歧

  俄烏衝突爆發兩年多來,“兵凶戰危”的台海持續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甚至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各界對於“兩岸未來是戰是和”的各種言論甚囂塵上,島內社會也出現了“台灣是否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的激烈爭論,諸多民調顯示持不同政治立場的台灣民眾對於兩岸走向“戰爭或和平”的看法存在分歧。“2023年天下雜誌縣市民意調查”顯示(於2023年7月和8月進行,樣本數近1.5萬),台灣民眾對兩岸戰爭風險的意見呈現五五波,與其政黨傾向呈現高度相關性。有46%民眾擔心台灣與大陸接下來五年發生戰爭,衹略少於不擔心的52.8%;認同國民黨的選民對戰爭風險最為焦慮,有64.3%擔心,“非常擔心”的比率更高達38.1%;民進黨支持者擔心開戰衹有35.2%,高達64%不擔心;無黨籍傾向者和民眾黨支持者擔心開戰分別占46.1%和45.8%。〔4〕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