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民眾對兩岸的矛盾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00:06:41  


 
  與其他年齡層民眾相比,雖然台灣青年更缺乏兩岸統一的意願和動力,更加希望“台灣終極獨立”,但近年來由於深受大陸流行文化等軟實力影響,加上熱衷於使用抖音、小紅書等大陸社交媒體,通過互聯網接受海量大陸信息,台灣年輕世代對大陸並不反感,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與交流合作,不願意因捲入統“獨”爭議而影響他們的生活,更不願意為實現“台獨”目標而賣命,其統“獨”立場較其他年齡層可能更容易發生變化。俄烏衝突重創烏克蘭,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讓台灣年輕人看清戰爭的本質就是流血與殘酷,更不願意上戰場當炮灰。如《遠見》“2023兩岸和平調查”顯示,近七成(69.0%)20至29歲民眾不願意讓自己或家人上戰場,高於整體。〔10〕《遠見》於2023年11月下旬進行的“2024民心動向大調查”顯示,當兩岸發生戰爭時,衹有19.5%受訪民眾願意“參軍保衛台灣”,不過真正最接近兵役年齡的20至29歲民眾,願意去參戰的比例低於30至39歲民眾和40至49歲民眾。〔11〕由此可以看出年輕世代對於兩岸發生戰爭的憂慮和缺乏上戰場的意願。因此,多數台灣青年並不認同民進黨的“以武謀獨”,也反對給他們生活帶來直接影響的“兵役延長至一年”的改革,這顯然是民進黨在2024年選舉中流失大量青年選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支持兩岸交流合作與對話溝通是島內主流民意

  在對待兩岸交流合作的態度上,不同政治背景的民調機構所作民調呈現出大致相同的結果,多數台灣民眾希望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兩岸應該加強交流合作與對話溝通,以減少兩岸對抗、緩和緊張關係、降低戰爭風險,這充分反映出“求和平謀合作促交流”是島內主流民意期盼。《遠見》“2023兩岸和平調查”顯示,即便兩岸關係緊張,仍有74.4%的受訪者認為,兩岸應該增加互動,僅13.3%主張減少交流;希望兩岸增加互動的比例創該調查誕生以來新高,與2022年相比大幅增加15.6個百分點,減少交流的比例則減少10.9個百分點。當被問及民眾希望台灣當局採取哪些作為來避免戰爭,46.2%民眾認為要“與中國大陸維持對話交流”,遠高於需“與美日等國保持友好關係”(24.4%)和“持續軍購,加強軍備”的比例。〔12〕《遠見》“2024民心動向大調查”顯示,66.5%受訪者主張兩岸應增加互動,為歷次民心動向調查以來最高,僅20.0%主張減少交流。〔13〕《聯合報》“2023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台灣民眾認為“台獨”是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對於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民眾以負面評價居多,高達四成九不滿意,三成八滿意。〔14〕八成五民眾認為兩岸有必要繼續維持溝通管道。〔15〕《菱傳媒》12月最新民調也顯示,高達61.62%的受訪者贊成與大陸全面對話交流溝通以避免兩岸發生戰爭的風險,為8個月以來最高。〔16〕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六成選票投給了反對民進黨“抗中保台”路線、支持兩岸溝通協商與交流合作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候選人,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台灣主流民意對於改善兩岸關係的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