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民眾對兩岸的矛盾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24-05-28 00:06:41  


 
               三、餘論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方針政策。在當前依然複雜嚴峻的台海局勢下,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呈現出多重矛盾性的特徵,台灣民眾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以何種態度參與兩岸交流合作,不但影響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民意基礎能否延續,而且關係到能否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從這個意義上說,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矛盾心態將對兩岸關係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方面,當前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出現了若干積極變化,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克難前行”。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不滿意民進黨當局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不願意兩岸同胞兵戎相見。這將對試圖推動兩岸“脫鈎斷鏈”、導致台海“兵凶戰危”的民進黨當局構成巨大的民意壓力,可能迫使賴清德上台執政後不得不作出開放兩岸交流的姿態,在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上有所顧忌。台灣主流民意支持兩岸交流合作與對話溝通,新冠疫情大流行結束後島內民眾赴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的意願止跌回升,這無疑有利於兩岸民眾化解歧見、增進瞭解、提升互信,為推進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夯實民意基礎。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進步,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選擇來大陸發展,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將成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生力軍。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意識到,當前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利於兩岸融合發展與祖國統一的消極因素。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仍然呈現“維持現狀、拒統趨獨”態勢,對於兩岸交流合作仍然存在若干擔憂和顧慮,及對於美國願意“出兵保護台灣”的“迷之自信”等,都會對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增添不小的變數。一則可能使得進一步擴大深化兩岸交流合作面臨民意掣肘,使得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與“恐中”心態以及“倚美論”都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消弭。二則成為長期掌控島內執政權的民進黨和“台獨”勢力繼續操弄“反中”議題,干擾兩岸交流合作的心理基礎。三則給了台灣當局(無論哪個政黨執政)以主流民意不支持為借口“以拖待變”,拒不與大陸開啟政治協商談判的理由,使得兩岸“民主協商、共議統一”或將因為人為障礙變得遙遙無期。

  長遠來看,決定兩岸關係走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關鍵因素是國家的發展進步。〔21〕同樣的,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也是引導台灣民意轉變的決定性因素。踏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祖國大陸如何因應當前錯綜複雜的台海局勢,在保持國家發展進步的良好勢頭、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同時,持續落實落細惠台政策措施,尊重、關愛、造福廣大台灣同胞,積極爭取台灣民心,主動引導台灣民眾看待兩岸關係的心態朝向更加有利於推進兩岸融合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的方向轉變,是當前以及未來一個時期推動對台工作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