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幾點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09-07-06 10:46:48  


通縮壓力繼續緩解,經濟有望繼續緩解。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今年前5個月的經濟數據表明,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復甦態勢基本確立。中國金融發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文章表示,一是工業生產強勁反彈,5月份同比達8.9%,環比增速折年率已高達27.8%,前期增長較慢的重工業,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東部地區的工業生產也明顯加快。二是內需特別是投資強勁增長,抵消了外需下降的影響。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前5個月同比累計增長32.9%,5月份同比增速已達3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份名義增幅達15.2%,實際增長17.4%,實際增幅已接近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三是儘管 5月份出口同比跌幅進一步擴大,但經過季度調整的環比增速為0.2%。四是導致前一時期經濟急劇下降的庫存調整已接近尾聲。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們估算在第一季度按支出法核算的GDP中,由於存貨投資大量減少使GDP增速下降高達4個百分點。換言之,如果存貨投資不變,則第一季度GDP增速應為10.1%而不是6.1%。從4月份、5月份的存貨數據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對22個省份(約占全國產出的60%)的統計,大多數工業行業的產成品庫存已開始回升或減幅明顯下降,中國人民銀行監測的5000戶工業企業存貨指數也顯著上升。這一情況表明,第一季度存貨調整對GDP的下拉作用將在第二季度明顯緩解,第三季度隨著庫存回補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存貨投資對 GDP增長將轉為正貢獻。 

                通縮壓力繼續緩解 

  文章分析,當前CPI和PPI等主要價格指標同比跌幅仍略有擴大,似乎和正在企穩復甦的經濟有一定矛盾。但實際並非如此。
 
  首先,從價格變動本身看,無論是新漲價因素、環比增速還是趨勢項變化,均顯示當前價格總水平繼續呈現止跌回穩態勢。一是剔除基期因素的影響,CPI同比自今年年初以來已連續5個月為正,PPI跌幅也逐月收窄。二是自今年3月份以來,經過季節調整的CPI環比已連續3個月為正,且趨勢項變動逐月上漲。三是受上游價格上漲的推動,PPI環比增幅自4月份已連續兩個月為正。四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反彈的影響,進口價格環比自3月份開始上漲。 

  其次,相對於需求、產出等經濟指標,價格變動相對滯後。從歷史規律看,在經濟下行轉向企穩復甦時,價格變動的滯後期可能更長一些。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在國家擴大內需增加投資政策的刺激下,1998年上半年投資和工業生產快速反彈,但CPI仍延續下跌走勢,直到1999年第三季度才開始上漲。同樣,2001年年初工業生產和投資進入第二輪反彈,但直到2002年年中CPI才開始止跌回升。始於 2008年並延續至今的本次價格下行,在全球性經濟下行和全球性通縮壓力上升的大背景下,相對於需求及產出的回升速度也同樣會存在時滯問題。 

  再次,從預期因素看,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繼續上漲,債券收益率曲線呈現陡峭化趨勢,也表明通縮預期在明顯緩解,甚至預計中期存在一定的通脹風險。從國際市場看,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美國貨幣政策的非常規寬鬆已產生了比較強烈的通脹預期。根據我們的計算,2009年3月至6月中旬,國際大宗商品CRB綜合現貨指數從311點上漲到370點,漲幅超過18.8%。同期美元指數從86.42點下降到79.72點,貶值幅度達到7.75%,使用美元幣值指數計算得到當美元幣值始終為100的CRB實際價格指數漲幅為9.6%,即該時期美元貶值對CRB商品價格指數上漲的貢獻高達48.9%,實際價格變動貢獻為51.1%。從上一輪國內價格波動的成因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和急劇下跌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反彈至歷史相對高位,為國內價格繼續上行奠定了“外部衝擊”基礎。

              短期內經濟形勢將繼續好轉 

  文章認為,儘管全球經濟仍處於較大幅度的萎縮之中,國內需求增長也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但總體上中國經濟的復甦態勢將得以延續。

  一是當前的投資快速增長以新開工項目為主,前5個月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近一倍,這就決定了投資的後續工作量較大。

  二是當前消費較快增長既得益於短期政策刺激因素,如家電下鄉、汽車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消費補貼等,也與中國總體上正處於消費結構加快升級這一大背景有關。近期住房市場的回暖,也說明這一市場的消費需求和潛力很大,一旦市場預期有所變化,這種需求馬上就會釋放出來。汽車產銷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能夠連續半年多位居全球首位,也總體上反映了中國正處於汽車加快進入家庭的消費升級階段。當前中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這一時期消費結構升級將逐漸加快,加之中國人口眾多,且居民負債率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又處於城市化進程加速的階段,因此,總體來看,只要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加快推進,未來5~10年消費的持續較快增長並非不可期待。

  三是從支持經濟復甦的流動性因素看,前5個月已經投放的人民幣貸款量已將近5.8萬億元,這一規模甚至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年份全年的投放量,其中的中長期貸款占一半,因此即使下半年的信貸增量可能也應該有所減少,但僅就已有的存量而言,流動性充裕的格局已經形成。如果再考慮到實體經濟逐漸回升,貨幣流通速度逐漸加快,今年年初以來各類債券發行大量增加以及IPO即將重啟等因素,下半年流動性因素對經濟復甦的推動作用將更為明顯。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將超過7%甚至7.5%,第三季度將達到8%,第四季度將達到9%,全年達到8%的可能性很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