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巴曙松: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軸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0:55:48  


中國需要對經濟增長方式深度調整
  中評社台北2月3日訊/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今天在《旺報》登出文章“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軸”。作者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新的結構調整的轉捩點上,在轉向一個新的增長動力結構。轉型的方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要從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帶動增長的模式轉為消費、投資和出口均衡帶動增長的模式。二、從主要依靠第二產業轉變到依靠一、二、三產業協調帶動的增長。三、從主要依靠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勞動力素質、企業創新能力來發展。”文章內容如下:

  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凸顯了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實際上在2007年宏觀經濟見頂之後,出口就已經面臨顯著的壓力,金融危機只不過使得相關的轉型壓力更為尖銳。在特定意義上可以說,儘管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表現為對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但是實質上是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衝擊,凸顯的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 

  中國經濟正處於新的結構調整的轉捩點上,在轉向一個新的增長動力結構。轉型的方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要從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帶動增長的模式轉為消費、投資和出口均衡帶動增長的模式。二、從主要依靠第二產業轉變到依靠一、二、三產業協調帶動的增長。三、從主要依靠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勞動力素質、企業創新能力來發展。 

     將加速推動城鎮化 

  從一年多來的實際經驗可以看到,加快推進城鎮化已經開始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和依托。預計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會在中小城市戶籍制度等方面有重要突破,進而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中國的城市化率水準,明顯低於國際平均水準和發達國家水準。城市化的推進會成為中國經濟下一階段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之一,對於調整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結構會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從城鎮化帶動的消費需求和增加服務業的比重等來看,它是很重要的一條主線。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