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那些“可憐”的富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4-15 11:04:36  


 
  □ “提心吊膽”的生意人

  “乾淨掙錢”的法律界線模糊不清,做生意也飽受“精神負擔”

  新發布的《2011胡潤財富報告》發現,紅酒已取代豪車成為富人的“新寵”。比較幾年財富報告不難發現,中國富人們在花錢上的品位的確提高了不少,喜歡圈養藏獒的大有人在,但畢竟也有人開始收藏藝術品和投身慈善。品位上的提高,對中國富人的“精神處境”有多少改變?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劉罡認為,中國富人的處境並無實質改變。他將富人的心理狀態描述為“提心吊膽”:“中國傳統社會當然也不乏經商致富的人,但這些人並不能因為自己沒有賺昧心錢而免去精神負擔,因為在一個缺乏法治和規則的社會裡,合法生意與非法生意間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清”。前些年,胡潤和團隊製作的《財富報告》,看上去與打擊逃稅的名單很重合,有人戲稱“富豪榜”搖身一變成了“殺豬榜”。

  “在國內掙錢,到國外存錢”的無奈

  越來越多的富人選擇在國內掙錢、在國外“存錢”。從倫敦市中心高端地皮、到日本北海道不知名的小城市,都擠滿了排隊購房的中國富人。在到英美和澳大利亞等國購買豪宅的中國富人裡,一部分希望擁有一座國外的不動產,另一部分則希望永久地移居國外:《紐約時報》曾採訪過一名打算移民的河南“富太太”表示,她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在污染更少、環境更好和食品更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那些不想移居國外的富人,也希望在比較穩妥的環境下“錢生錢”。日本的房產價值大幅下降、但租金的降幅相對小,光是這一點也足以吸引一些希望從租金中獲得收益的人。分析師Akihiro Yasuda在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在上海,看上去很火熱的房產收益率僅為2%至3%,如果運氣不好或碰上政策調控,“貸款利息可能還會比租金收益還要高”。


  ■ 結 語

  當富人和窮人都越來越多的時候,說富人“可憐”注定不討好。但若仔細想想,富人們的一切“無奈”不完全源於他們的富有。白手起家的富人比任何時候看上去都更像“暴發戶”,即使有足夠的財富但“享樂指數”被迫打折,對未來的模糊預期讓他們不得不相信“生活在別處”——這也許不只是這個群體的“無奈”。

  (來源:網易評論《另一面》2011年4月15日 原题:“可憐”的富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