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遠未到放鬆時

http://www.CRNTT.com   2011-06-09 08:06:44  


  中評社北京6月9日訊/端午節已過,雖然央行沒有宣布加息,但警報並未解除。上海證券報發表財經評論員周子勛文章稱,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持續,近期不少人擔心調控過頭,給整個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已有人呼籲暫緩當前的貨幣緊縮甚至放鬆政策。不過從目前的局面而言,政策的持續性對當前的穩定有利,GDP 增長即使出現一定回落,也依然是高增長,而且,適當的回落有利於保持經濟的健康穩定。尤其是在當前抗通脹的首要任務下,繼續穩定當前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必然選擇。這不僅有利於管理通脹,還能進一步地促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和部分效率低下的企業。

  5月,PMI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這顯示出目前宏觀經濟運行正朝著政府調控的預期目標前進,進入了溫和的回落狀態,可見這是一個主動的結果。而近期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則顯示出對經濟增速的基本保障性信號。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央行已連續三周在公開市場資金淨投放,累計淨投放資金達2070億元。

  文章指出,從這兩方面可以看到,當前的貨幣政策在整體上持續著穩健大趨勢,而在具體操作上又根據現實有所調整。當前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不是追求更高的經濟增長,而是控制通脹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現在的問題是,在全球經濟復甦依然不確定的環境下,當前國內對貨幣政策的定性以及接下來的走向上存在著不小的距離。尤其在長三角等地的中小企業倒閉增多的背景下,對存款準備金率的爭議非常突出。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市場誤讀了央行的政策。她說,貨幣供應分為兩種,一種是被動吐出基礎貨幣,一種是主動吐出基礎貨幣,兩種貨幣政策工具實際上完全不同,現在央行正面臨著被動吐出基礎貨幣的情況。中國在特定條件下較多使用傳統概念中是一劑猛藥的存款準備金率,主要原因是央行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方沒有多少操作餘地,所以,不得不增加存款準備金和央票發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