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印戰爭50周年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10-28 09:03:05  


 
  1962年中印衝突期間,周恩來說“33個國家支持中國或中立,50個公開支持印度”

  眾所周知,從1962年10月中印邊境戰爭打響之日起,美蘇出於各自目的紛紛表態批評中國,支持印度。即便亞非等中立國家絕大多數也都是同情和支持印度,一時間,譴責中國之聲大作。當時到底有多少國家支持印度,又有多少國家支持中國呢?

  據周恩來1962年11月24日在一篇對外講話中介紹說:“從亞非範圍、西歐範圍(美、澳也是西方國家範圍)來說,有三十三個國家是支持中國或者同情中國或者守中立的,公開支持印度的有五十個國家。三十三對五十,包含西方世界。所以並不孤立!”(周恩來《關於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十個問題》,《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册)

  實際情況是:支持中國的僅有北越、朝鮮、巴基斯坦、幾內亞等七八個國家

  實際情況並沒有周恩來所講的那麼樂觀。在這場衝突中,公開表示支持中國的僅有北越、朝鮮、緬甸、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幾內亞和加納等七八個國家,而且他們支持中國的目的各不相同。

  北越、朝鮮等國是需要中國提供政治經濟甚至軍事援助,因此明確表態支持中國。1962年11月2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支持中國。胡志明在11月24日在致尼赫魯的信中說:“我認為中國政府最近為了通過和平方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所做出的決定和正在實施的措施是最合理的。越南人民以及亞洲和非洲各國人民和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期待印度政府和中國政府共同努力以恢復兩國邊界的和平。” 11月23日,朝鮮政府發表聲明宣稱:中印邊界問題是帝國主義對中印兩國實行侵略政策的產物……朝鮮政府希望印度政府毫不拖延地接受中國政府的建議。(《亞洲國家(地區)與中國的關係》,下册(東南亞),1965年5月,第33頁)

  而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幾內亞、加納等國則是因為與印度有矛盾,因此表示支持中國。比如巴基斯坦總統在巴基斯坦國民議會發表講話時指出:是印度的行為導致了衝突。(《亞洲國家(地區)與中國的關係》,下册,1965年5月,第170-171頁)

  反對中國,同情和支持印度的國家共至少有75個

  在這場衝突中同情和支持印度的國家要多得多,據戴超武統計,至少有75個。這些國家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A、美英等西方國家及親英美國家站在反共的立場上攻擊中國 

  美國英國攻擊中國支持印度,甚至為印度提供軍事援助,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塞浦路斯等英聯邦成員國也紛紛向印度發去函電表示同情和支持。日本首相池田勇人1962年11月5日致信尼赫魯說:“共產黨中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為解決同貴國的邊界爭端的手段,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這個行動構成對亞洲和平事實上也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泰國認為中國挑起邊界衝突“是因為國內面臨困難,企圖借此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一位泰國高級政府發言人稱:“印度在它同中國的爭執中應當得到世界的同情。”(《參考資料》1962年第5356期)。菲律賓總統馬卡帕加爾致函尼赫魯說:菲律賓最充分地支持印度,“這種侵略行為是共產黨中國的舉止的一部分,它經常不僅威脅印度的安全,還威脅亞洲其他國家的安全。”(參見新華通訊社國際部編印:《亞洲國家(地區)與中國的關係》,下册(東南亞),1965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拉赫曼在加爾各答對記者談話時說:“當中國占領西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對印度有野心,想要更靠近印度邊界。……中國人對其他國家不懷任何好意,除非這些國家接受中國人的思想——共產主義思想。……對印度的進攻並沒有使我們感到驚奇。他們(中國)想炫耀自己的實力。”(《參考資料》1962年第5356期)

  中東地區的國家幾乎完全支持印度。以色列總理複函尼赫魯說:“我們深為欽佩印度在邊界爭端的嚴重階段表現出來的克制和忍耐。”約旦首相稱:“在你們受到共產黨中國的大規模侵略時,我對你懷著深深的關切。”科威特埃米爾說:“這個敵對行動竟然在您的偉大的國家令人稱讚的集中精力從事爭取印度進步和繁榮的時候發生,這是不幸的。……印度目前有著把一個強國驅逐出邊界的艱巨任務。我們肯定,印度將在鬥爭中獲得勝利。”(《亞洲國家(地區)與中國的關係》,1965年5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