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毛四維:中印關係不應被邊境摩擦劫持

http://www.CRNTT.com   2013-05-09 10:04:59  


 
  因此,中方有最充分的理由要盡快結束僵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明確表示中方“沒有越過實控線一步”的同時,強調“中印雙方正就邊界問題進行密切溝通和磋商,相信雙方有智慧、有能力處理好兩國間存在的分歧和問題”,給出一個相當積極、令人有所以期待的信號。

  然而,印度政府面對的國內形勢卻要複雜得多。“帳篷對峙”一經媒體曝光,印度社會立即激起強烈反應,鷹派勢力要求政府強硬應對。一開始,印官方按習慣表示,由於雙方對實際控制線認知不同,此類摩擦很容易發生,顯然是有意淡化事態。而後,曼莫漢星做出“定性”表態,說這是一個“局部性問題”(localized problem),意即這是邊防部隊層面的問題,並不具有中國政府的政策性含義。印度外長胡爾希德在面對國內眾多批評的情況下,堅持其原定的5月9日的訪華計劃,並說“帳篷對峙”事件只是漂亮臉蛋上的一粒小粉刺而已。

邊界糾紛不斷衝擊中印兩國關係

  最後,面對印度反對黨有可能將此事件搞成一個印度政府危機,中印通過外交渠道加緊溝通,終於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在過去20多年裡,一個被稱作“中印模式”的政策框架在指導著中印關係的運行,即在邊界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兩國可以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全面發展關係;也就是說,邊界問題不應成為兩國關係的障礙,相反,兩國關係的積極進展將為最終解決邊界問題創造有利的氛圍。應該說,實踐已經證明,“中印模式”是成功的,是務實外交的一個創造。

  然而,事情正在悄悄起變化。近年來,與邊界糾紛相關的種種問題強勁冒頭,不斷衝擊兩國關係大局,“中印模式”越來越難以掩蓋正在形成的新現實。

  首先,邊境基礎設施建設競爭引發矛盾增多。早在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火車開到拉薩,印方呈現不安,不少評論擔心,今後一旦邊境有事,中方向西藏運兵將非常快捷。2007年底,印國防部長安東尼視察中印邊境前沿,親眼目睹雙方邊境公路狀況有天壤之別,激發印方要奮力急追。近年來不少邊境摩擦的起因,就是與雙方加緊邊境基礎設施建設有關。有報道稱,印方在喀喇昆侖山口地區恢復了三條飛機跑道,並在實控線地區非常靠前的位置興建設施,中方對此很是不滿。另據印媒最新報道,“帳篷對峙”可能的直接起因是,今年4月,印方在邊境西段一個叫Chumar的有爭議地段開始新建觀察雕堡。根據中印有關協定,雙方不得在有爭議地區新建任何固定設施,無論是進攻性或防衛性的。

  其次,雙方巡邏力度加大導致摩擦加劇。部分地由於交通條件改善,現在雙方邊境巡邏的頻率增加,在爭議地段相遇、甚至對峙的可能性隨之增多。據印媒報道,2008年夏天,中印雙方在邊境錫金段“指尖地區”(Fingertip Area)發生人員對峙,形勢一度緊張。今年3月,中印達成協議,雙方在有爭議地區巡邏時不得相互尾隨。另有報道稱,今年3月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訪問印度時,雙方達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向對方開火的協定。還有,近日中國《環球時報》披露,為了避免衝突,中印雙方採取了錯開巡邏的方案。從些報道不難看出,“進逼式巡邏”(aggressive patrolling)或許正在成為雙方邊境管控的一個突出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