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印戰爭50周年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2-10-28 09:03:05  


印度高調紀念中印戰爭50周年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訊/騰訊歷史日前登載文章“中印戰爭使中國外交孤立不划算——中印戰爭50周年反思”說,對於50年前的中印邊界之戰,國人往往津津樂道於其乾淨利落的軍事勝利,並對勝利後的迅速撤退倍感惋惜。半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將這場戰爭作為強硬外交維護領土主權的典範來稱頌。然而,勝利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般美好。血脈賁張的軍事勝利背後,是中國因此陷入了空前的外交孤立。跳出戰爭之外,來重新審視中印邊界之戰,或許能使我們對用戰爭手段維護領土主權的得失有新的理解。
 
中印戰爭50周年反思:贏了戰爭,輸了外交

  1962年的中國,雖然被美國等西方世界國家長期孤立,但與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尚未鬧翻,通過萬隆會議、日內瓦會議等國際活動上的表現,在“第三世界”中也樹立起了相當良好的形象。而中印邊界衝突,讓中國好不容易在亞非等第三世界國家中贏得的地位和形象一落千丈,周恩來甚至不得不給外國領導人寫萬字的長信解釋戰爭原因和中方立場以求其理解。中國之所以在軍事勝利之後迅速後撤,與外交上的這種被動情況不無關係。

  中印戰爭前中國外交拓展形勢很不錯

  中印戰爭之前,中國在外交方面的努力可謂卓有成效。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上的表現,極大地拓展了新中國的外交空間。1949-1954年,除社會主義陣營外,同中國建交的亞非國家僅有印度、緬甸、印尼和巴基斯坦4個,而從1955年萬隆會議到1962年中印戰爭前夕,共有尼泊爾、埃及、敘利亞等17個國家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最重要的是,自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提出後,中國的國際形象大幅度改善。如巴基斯坦總理蘇格瓦蒂在1956年10月訪華時曾對周恩來說:“在閣下參加亞非會議以前,許多人並不清楚中國的立場和目的,……如果不是由於看到你在那次會議上處理問題的方式,我也不會敢於到中國來。”緬甸總理吳努在接受美國《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則說:“我深信中國沒有領土野心,中國最大願望就是求得和平。”即便是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的印度,其國內輿論也對中國的“和平共處”立場取普遍讚揚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