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追尋遠征軍……

http://www.CRNTT.com   2010-04-11 10:16:50  


 
  但江汶還想做更多:“我很想知道這些美國軍人從哪里來,是否還有家人健在。如果有,我們可以告慰他們,60年的歲月,並沒有抹去中國人民對幫助過他們的異國軍人的懷念和感激。”

  然而,想通過一頁薄薄的名單獲知每個名字背後的故事,卻並不容易。美國軍方的保密工作十分嚴格,因為擔心不必要的騷擾,也擔心會引出陣亡人員親屬的傷痛回憶,所有陣亡軍人的詳細資料都屬於“絕密”級別,只有直系親屬才能夠查閱。江汶多次查閱資料,都碰壁而回。

  最後,還是靠約翰.伊斯特布魯克與軍方的特殊關係,軍方才給他們開了“後門”。約翰甚至對管理這些檔案的工作人員發了火:“中國人查這些名單,是為了刻在紀念碑上的,幾十年過去了,除了中國人,誰還會記得他們?”

  拿到伊斯特布魯克寄來的厚厚一叠陣亡人員家屬的詳細資料,江汶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打開。她到海邊去跑了一圈。對她來說,這些凝結著歷史記憶的資料,“實在太沉重了”。

  按照資料上的電話和地址,江汶開始了聯繫工作。可由於資料過於久遠陳舊,她竟然沒有聯繫上任何一名家屬。

  正當她陷入絕望時,事情突然又有了轉機。江汶曾聯繫過的一個美國遠征軍“Y”部隊老兵阿扎尼亞,偶然在網上發現了一個與陣亡名單上的梅姆瑞少校有關的人,經過確認,此人是梅姆瑞少校的遠房表侄。

  在電郵中,此人告訴阿扎尼亞,梅姆瑞少校有兩個女兒,還住在德州。

  尋找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死結,就這樣被打開了。

一封家信

  2004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芭芭拉和妹妹貝弗利參加了每年一度的家族聚會,這是梅姆瑞家族的傳統。

  但姐妹倆沒有想到,這個慣常的聚會會給她們帶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表弟將阿扎尼亞的郵件交給了芭芭拉,她非常激動。

  “想到有人知道父親在中國發生了什麼,中國又有人在找我們,這真是令人興奮。”她說。

  她和妹妹重新整理了母親留下的所有信件。此前,姐妹倆雖然翻閱過這些信,但並未細看,只是把它們當作母親的秘密。但這一次,有些不一樣了。

  江汶很快就和芭芭拉取得了聯繫。在電子郵件中,她這樣寫道:“……騰衝人民……正在考慮……舉行一個儀式,將勇士們的名字重新鐫刻在紀念碑上……我很感激你的父親為中國所做的一切,我想對你的父親了解更多,他的背景、服役前的生活……”

  三天後,芭芭拉給江汶回了信,並寄來了少校年輕時一張英俊的軍官標準像,還有一封他陣亡以後,他的上司斯多德上校寫給他家里的信。

  信是斯多德上校於1944年5月21日寫給梅姆瑞太太的。信中,他詳細描述了梅姆瑞少校犧牲時的具體細節。

  1944年5月20日,在攻擊高黎貢山一處叫做“大塘子”的日軍陣地時,梅姆瑞少校暴露在一個顯眼位置,日軍一發炮彈落在離他很近的地方。他受了重傷,在被抬上擔架後不久就犧牲了。

  當時還處於戰鬥狀態,第二天上午,梅姆瑞少校被就地埋葬。他的墓地是一個美麗的山間台地,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榕樹。在沒有牧師的情況下,斯多德上校主持了葬禮,所有能參加的美國官兵都出席了,葬禮結束後,戰友們在墓地上空一齊發射了三輪子彈。

  通過電郵,江汶把這些事情告知了遠在中國的孫敏。孫敏突然間想起了那張老照片。信中描述的所有細節,都符合這張照片的場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