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應該每年最高級別紀念抗戰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8:03:29  


日本投降代表團由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大將梅津美治郎率領到達密蘇裡號甲板上進行簽署降書儀式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表通告,規定九月三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值得注意的是,“通告”規定“每年九月三日,全國人民應對……紀念”。但是事實上從來沒有一次“全國人民”規模的紀念,絕大多數中國人更是不知道中國政府最重視的這一天是什麼日子。

  和其他國家幾乎每年隆重紀念相比,中國每隔十年在9月3日舉行一次國家級紀念活動,最高領導人和領導集體出席紀念活動只有兩次,即1995年和2005年9月3日江澤民和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發表講話。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與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均沒有在紀念日出席過紀念活動。而地方紀念更是遲遲延後,直到抗戰勝利40周年的198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才在南京市落成。這種紀念的間斷和弱化不利於對國民進行持續教育和影響,鞏固加深愛國主義感情。 

  筆者王錦思從2001年開始,在有關人士支持下,聯繫上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等場合上提議,呼籲隆重紀念抗戰,國家領導人講話,全國統一鳴警報、默哀、降半旗,希望我國國家級、國際化、高規格紀念抗戰。每年9月3日和9月18日舉行國家級紀念大會,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每年9月18日全國統一鳴警報3分鐘,下半旗,肅立默哀。為了響應此次倡議,勿忘國恥網等簽名已經突破百萬人。與此同時,位於北京香山的北京抗戰名將紀念館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紀念抗戰。 

  胡錦濤在參加俄羅斯慶典時強調,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和平的到來,民族的精神,無不有賴於抗戰紀念每年常抓不懈,高調進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