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應該每年最高級別紀念抗戰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8:03:29  


 
   8月10日——8月15日:最後的幻滅 

  8月10日6時,日本政府分別電請瑞典、瑞士,將投降之意轉達中、美、英、蘇四國,“日本政府決定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迅速傳遍了全世界。 

 1945年8月15日,經過中國人民長達8年的不屈不撓的鬥爭,以及美利堅合眾國對廣島長崎的原子彈轟炸,日本政府終於宣布投降。圖為日本天皇裕仁決定日本無條件投降。 

  下午6時許,在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廣播一遍遍播送著這個消息,山城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到處是鞭炮的聲音,到處人山人海,比過春節還熱鬧。不少人都喝醉了,大喊:‘日本龜兒子要投降了!’”現任重慶文史館副館長的王群生對那一幕記憶猶新。76歲的山城居民王繼光則記得,他的父親當即從椅子上跳了起來,然後抱著椅子跳舞。“晚上,他和幾個老朋友用幾顆花生米當下酒菜,喝下去兩瓶瀘州老窖。他醉了,連酒話都是‘要勝利了,要勝利了’!” 

  儘管發出了投降照會,日本政府中的戰爭狂人們“繼續戰爭”的叫囂仍不絕於耳。14日晚上,這些死硬分子甚至發動叛亂,企圖奪走第二天即將廣播的天皇停戰詔書的錄音盤。至今,日本人仍把這份投降詔書稱為“終戰詔書”,似乎如此稱呼,就能回避其戰敗的事實。 

  8月15日正午,天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岡村寧次帶領侵華日軍總司令部的全體人員,集合在廣場前聆聽天皇“玉音”。直到廣播結束,這些在中國土地上曾驕橫一時的侵略者們還目光呆滯地站在南京的烈日下。 

  “八一五”之夜,是所有中國人的不眠夜。 

  在延安,無數火炬映紅了山嶺河畔,人們甚至把大生產用的紡車都拿來點成了火把。《解放日報》這樣報道那一天的延安:“晚間,東南北各區到處舉行火炬遊行,一個賣瓜果的小販,把筐子裡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拋擲,高呼:‘不要錢的勝利果,請大家自由吃呀!’……” 

  當年曾在美軍駐延安觀察組工作的老紅軍李耀宇清楚地記得那個夜晚。“美軍觀察組的院子裡燈火通明,美國人手持卡賓槍對空射擊,一串串曳光彈劃破夜空。”觀察組裡的中美雙方人員共慶抗戰勝利,開懷暢飲。從不喝酒的李耀宇第一次舉杯,就喝下了小半瓶洋酒,爾後大醉一天一夜。 

  在河北,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回民支隊駐地,戰士們徹夜歡慶。抗日英雄馬本齋之子、日後成為海軍少將的馬國超當時只有6歲,媽媽拉著他的手,隨著人流來到“本齋亭”。突然,歡呼停止了,戰士們默默地摘下軍帽肅立致哀,為他們敬愛的司令員,也為千千萬萬沒能看到抗戰勝利的中國人…… 

  同一天,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命令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及其所屬一切部隊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投降。 

  蔣介石企圖把八路軍、新四軍排除在一切受降儀式之外,遭到了敵後抗日軍民的斷然拒絕。山東棗莊,戰鬥在敵人心臟7年之久的鐵道游擊隊隊員們要親自檢閱自己的勝利——夜色中,殘留日軍乘坐鐵甲列車悄悄開出臨城車站,準備逃到徐州向國民黨軍隊投降。然而,當他們行駛出城後,發現前面的鐵路已被破壞,退路也被切斷。攜帶上千支武器的千餘名日軍,只得向不足百人的鐵道游擊隊繳械投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