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澳門遊行衝突 對香港有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5-04 11:34:14  


港澳聯繋緊密,發生重大事件很容易產生相互影響。
  中評社香港5月4日訊/香港教育學院協理副校長、文理學院院長莫家豪教授今天在《文匯報》登出文章“澳遊行衝突對港的啟示”

  日前“五.一”勞動節,澳門發生警民衝突。來自十多個基層組織、工會及青年團體共一千五百多人,要求澳門政府打擊黑工保就業、遏抑樓價及改善民生等不同要求,於五月一日當天下午二時三十分手持標語、布條及國旗等,齊集北區祐漢公園及黑沙環三角花園,並分兩條指定路線,前往南灣湖畔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其中八百多人的遊行隊伍約行半小時,至沙梨頭內港水上街市前,帶頭激進示威者企圖改變路線,要經過提督馬路進入新馬路遊行,結果與預先在路中架起鐵欄、身穿防暴裝備的警方發生衝突,場面混亂。由於示威者多次衝擊警方防線,雙方發生推撞,結果造成四十一人受傷。澳門勞工近年受到因經濟轉型帶來社會變遷,自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貧富懸殊加劇,加上工廠不斷北移,勞動市場受壓,澳門黑工嚴重,房價不斷上升,社會流動對低下階層而言簡直是“天方夜譚”,這股怨氣久埋社會,藉“五.一”勞動節遊行示威洩氣,是為澳門和諧治澳帶來警號。

           應重視貧富懸殊問題

  澳門五一示威衝突對香港近年的社會變遷和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帶來啟示。月前中大亞太研究所發表有關《香港市民對社會和諧的態度》,調查報告已清楚表明有四分之一受訪者認同可用較激烈手法要求政府回應訴求,即以六百萬成年人口統計,約有一百五十萬市民認同對抗式的激進行動。即使我們如何分析這組數字,當局及為政者不容忽視一股社會怨氣早埋社會,不少因社會分層及社會貧富懸殊日益嚴重的市民感到不滿,加上房價日漲,通脹將來臨,即使經濟有所改善,但低下階層未嘗經濟改善“良果”。假若港府不善於處理,以適當政策回應社會訴求,加上政黨又在背後搞作的話,香港的社會和諧維持狀況將受到嚴重壓力。因此,港府不要坐視不理,早應預備良方謀略以應社會衝突。

           最低工資立法要妥善處理

  近年香港對最低工資立法在社會上引起不少討論,在五月一日當天,有近數千人在工會組織下在港進行示威遊行,參予者均指出最低工資應訂在港幣33元水平。當前社會各只對最低工資水平未有統一意見,但最要緊的是:最低工資立法不宜再拖。自回歸以來,香港貧富懸殊嚴重,低下階層生活叫苦連天,即使工作但因工資太低而難以維生。在香港這個國際都會,仍有不少家庭生活壓力甚大,入不敷支者亦眾。加上單靠本地勞動市場提供職業工種的局限,港府必須一改過去單靠市場來營造經濟動力的模式,大力推動不同產業發展,又更積極地與不同地方,特別是內地政府合作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和發展六大新產業,試圖拉動經濟活動,創造新機予青年就業大軍和低下勞動階層。最低工資立法即將進行,勞工與商只應以大局為重,妥善處理立法事宜,以防香港走上澳門近日警民衝突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