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界經濟大調整凸顯發展模式多元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2-26 09:13:15  


2010 世界經濟破浪前行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訊/跌宕起伏的2010年即將結束。在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沿著復甦軌道進行艱難的再平衡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表現大相徑庭,相較於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持續疲軟,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世界經濟格局進行著空前的大調整,越來越成為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

  北京日報發表評論員毛曉剛文章表示,一場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以空前的速度、廣度、深度浮出水面。對此,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特別是在新誕生的G20框架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攜手努力,使得世界經濟逐漸觸底反彈,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步走上緩慢的復甦之路。在復甦的過程中,各個經濟體不斷祭出組合拳、殺手鐧,但政策效果卻參差不齊,這一點在2010年表現得尤其突出。

  如果說在今年初,發達國家還對經濟回暖信心滿滿的話,那麼到了年底,盲目樂觀的情緒已經不再出現。對於美國來說,2010年雖然沒有出現“二次探底”,但高失業率、減稅難題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引發爭議,始終讓美國經濟困擾在迷霧之中,前途難料;在歐洲,歐元區雖然總體保持了增長,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主權債務危機震驚世界,希臘和愛爾蘭淪為救濟對象,葡萄牙、西班牙等紅燈亮起,前景堪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2010年復甦強勁,在良好的宏觀經濟基礎和有效的政策緩衝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五成,成為一股舉世矚目的上升力量。

  文章稱,後危機時代,發達經濟體元氣大傷,新興市場經濟體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局勢的一個突出現象,值得高度關注。總體上看,全球經濟的中長期趨勢已經有所改變,一超多強、西強東弱、北強南弱的局面也在G20時代明顯鬆動,其鮮明的特征是:世界經濟結構進入調整期,世界經濟治理機制進入變革期,創新和產業轉型處於孕育期,新興市場國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尤其是經過2010年之後,我們對世界經濟格局大調整的判斷更有了諸多注腳。比如,二十國集團被確認為世界經濟治理主導平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份額,世界銀行投票權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等等。當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完全處於不同的復甦階段,發達國家依然掙扎在反通縮的境地,而新興經濟體則在全力反通脹。完全不同的政策取向,體現的不僅是世界經濟潮流主導力量的明顯轉化,更是各個經濟體在發展模式選擇上的高度分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