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失靈緣於財政軟約束

http://www.CRNTT.com   2014-11-06 09:20:10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訊/為應對經濟增長趨勢性下行,以及滿足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宏觀調控的需要,央行在貨幣政策工具上不斷地創新。除了傳統的兩率(存准、基準利率)、央票正(逆)回購,新創設了SLO(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F(常設借貸便利)、PSL(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又創新了MLF(新型“中期借貸便利”)。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金融網分析師周子章文章稱,但看市場表現,這些被冠以定向調控的貨幣政策操作並未收到預期效果,注入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難以傳導至實體經濟。央行的貨幣政策正遭遇調控天花板。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從金融資源的配置流向來看,大量“財務軟約束”企業的存在導致了目前金融資源的配置不合理,沒有體現市場的作用。因此,雖然通過金融體制的改革,能解決政策傳導機制的問題,

  但當下更緊迫的問題,或許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需要將財務約束做實、做硬,以盡力提高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力。

  央行最新金融數據表明,通過定向降准等工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效果不彰,尤其對於中小企業和涉農信貸投放方面效果不明顯。今年4月22日與6月9日,央行分兩次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引導信貸資源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8月8日與8月27日,央行又先後增加再貼現與再貸款額度,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但最新數據顯示,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財務公司本外幣農村(縣及縣以下)貸款餘額18.9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比上季末低了3.3個百分點。

  而從金融工具的創新調控來看,SLF與PSL等工具的效用也與央行的初衷相去甚遠。今年7月,央行向國開行發放3年期1萬億元PSL,用於支持棚戶區改造;9月以來,經多方證實,央行對五大行投放5000億元、對股份制銀行投放約2000億元的SLF,以引導市場利率下行。但即使如此,持續不斷的貨幣政策操作並未增加市場流動性供給,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依然大幅收縮。看數據,三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共計2.28萬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了1.55萬億元。

  文章分析,未來如何有效提升貨幣政策調控的效果?今年以來,國務院領導以及央行官員屢次談及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問題,顯示相關議題已進入決策層的視野。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俊在最新的研究中就表示,存款準備金率、貸存比、對貸款的數量限制、企業預算軟約束和債券市場流動性匱乏,都會不同程度地弱化政策利率對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由此看來,盡快提升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已成共識,然而克服貨幣政策失靈的問題,固然需要央行繼續深化金融改革,也還需要在中央統籌下,系統協調其他部門共同推進。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企業預算的軟約束。

  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開辟專欄分析社會融資成本問題時,專門談到了“財務軟約束”拉高了融資利率的問題。一些部門對資金價格不敏感,部分低效率企業占用了大量信貸資源,擠占了其他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機會。而正因為有這些高承受力需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銀行及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等創新業務有能力向客戶支付高息,致使銀行負債端成本提升。

  事實上,這些問題近年來的討論已經較為系統了,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措施,之所以效果有限,症結實際上就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而這背後其實就是地方債務積累的難題。因此,當前著力化解地方債務問題,要比通過央行降息等貨幣政策帶來的作用更為顯著。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