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特朗普一中政策的異變

http://www.CRNTT.com   2018-09-27 00:24:52  


 
  特朗普執政以反建制、反傳統著稱,但是在台灣問題上,他除了較少強調美台意識形態共識之外,並沒有脫離傳統政策的軌道,認為美國對台灣價值的傳統認知仍然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需要,這些傳統認知包括台灣作為牽制中國大陸的重要戰略工具、發展與台灣的全方位非官方關係等。〔26〕特朗普簽署《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批准台灣潛艇自造行銷許可證等實際行動,表明其對台政策總體上會沿著國會建制派精英設定的方向發展,而其個人因素的影響則主要表現在強化台灣問題的交易功能,儘管面臨中國的堅決抗議和國內精英的勸阻,特朗普的態度顯然不易改變,即“要麼美國改變現行政策;要麼中國在其他問題上做出讓步,以換取美國維持現行政策框架”。〔27〕

  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的主流政治精英感到巨大挑戰與壓力,“對華接觸吃虧論”開始盛行,反映在台灣問題上則是比較強烈的“對台虧欠論”。“這種論調認為,就過去四十年中,美國為了穩定中美關係、為了討好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對台灣不夠好。因此近年來美國國內出現了質疑其‘一中政策’的動向。”〔28〕雖然主流精英在總體上認為美國仍然需要“一中”政策,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從這一政策中的獲利已大為減少,因此美國國內主張修改“一中”政策、向台灣更加傾斜的呼聲逐漸強烈。

  向台灣傾斜的政策方向主要是強化美台軍事聯繫,如《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中有關對台軍售正常化、評估美台軍艦互訪可能性等主張;《台灣旅行法》中鼓勵美台軍方高階官員的互訪等。美國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部長薛瑞福宣稱,美台軍艦互泊符合美國“一中”政策的定義,因為美台軍艦互泊,有助於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和威懾中國的政治目標,他認為“美國既然保有制訂美國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的權力,自可著手美台軍艦互靠”。〔29〕更有美國智庫學者聲稱如果美國決定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並且將對台軍售規範化,將對維持和平有積極影響。〔30〕因此,強化美台軍事聯繫、強化對華制衡與防範的政策舉措不僅體現了“一中”政策明晰化的趨勢,也確定了特朗普對華戰略和台海政策的基調。

  其二,從認知上看,“一中”政策明晰化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國會與政府高度共識的結果。中美建交以來,中美關係中的基本格局都是“美強中弱”,中美實力差距完全在美國不需要顧慮的範圍內,但是近年來,“美強”的優勢在2008年金融危機、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負面效應顯露之後開始令美國人不再自信,而“中弱”的形勢在中國的綜合實力超越日本後則開始有所改變。雖然“美強中弱”的格局並沒有根本改變,但隨著中美力量對比日益接近,中國越來越自信,而美國則越來越焦慮,更加傾向於採取直接、強硬的手段來應對中國。這種關於美國可能難以應付中國挑戰的焦慮在美國國內正在成為共同的情緒,不僅是國會中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共識,也是國會與政府的共識。

  在國會兩黨中,“對華需要更加強硬”成為罕見的高度共識。歷史上的美國“一中”政策始終與美國政黨政治交織在一起,而美國國會素來是親台反華勢力的大本營,也是歷次美國國內檢討和要求重審“一個中國”政策的核心勢力。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國會無法掌握台海政策的主導權,但是卻可以根據需要將國會意志加於行政機構,其手段包括利用立法手段限制政策走向,通過發表決議案和政策聲明表達立場和營造輿論環境,通過與行政機構主動的溝通聯絡直接施加壓力,〔31〕“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對台政策的一些微調絕大多數都可以事先在國會看到徵兆,是在國會的壓力或影響下做出的”。〔32〕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國會中的兩黨合作按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民主黨對特朗普上台的“不正當性”一直耿耿於懷,對於特朗普的保守主義政策大為不滿;而共和黨作為國會多數黨,其內部“建制派”與“反建制派”的分歧也十分嚴重。但是,在如何保障美國在台海地區的利益和提升美台關係方面,兩黨之間包括多數黨內部有著高度共識,這在《台灣旅行法》的通過問題上清晰可見,這部法案在眾議院和參議院都是無異議的全票通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