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假模假式的“增長正義”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09:48:40  


 
新聞鏈接:

清華教授汪輝:調處資本與勞動矛盾非國家莫屬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2010年09月13日08:17  本報記者 汪洋 北京報道

  很多事情,看起來不相關,其實是相關的。

  當一家名為富士康的代工企業遭遇史無前例的勞工悲情開始北上內遷之時,遠在太平洋的彼岸,奧巴馬簽署了一部名為《2010年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的金融法案。

  富士康傳出大舉內遷消息後,郭台銘成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座上賓。消息說,為了讓富士康落戶,武漢政府為東湖高新區投資28億元,並進行了配套建設,甚至將高新區附近的軒盛.灣郡別墅項目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富士康。

  而那部號稱史上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法案,既沒有限制“金融創新”,也沒有興趣監管美國金融機構的國際業務。自由隨意、條款含混、杠杆高企、場外交易的各類金融衍生品隨時可能卷土重來,而美國金融機構則可以通過跨國投機再度將風險傳遞給整個世界。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在後危機時代,這些不相關的事情不過再次顯示,資本,作為試圖重新主宰世界的力量,已經重新出發,盡情放縱。

  這讓增長的道義再次浮出水面:我們仍然要追問,在國家與市場之間,在資本和勞動之間,誰能主持立場,誰能維持道義?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輝對本報表示,國家重建中立立場,調處資本和勞動的矛盾已經正當時。

  市場和國家:逐利的限度

  在美國政商界,反對政府干預的聲音依舊響亮。

  《多德-弗蘭克法案》未獲通過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博納就公開質疑法案監管力度,聲稱用這項法案防範金融危機就像“動用核武器殺螞蟻”。

  法案甫一通過,金融界專業人士就開始杯葛政府監管的效力。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加裡.貝克爾在自己的博客裡寫到:《多德-弗蘭克法案》賦予了一些政府部門相當多的額外決定權;而事實上,當危機醞釀時,美聯儲等監管機構,本可以及時動用手中的權力阻止危機的深化

  加裡.貝克爾的質疑並不新鮮。2005年5月,美國市場上金融衍生品早已泛濫,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堅持認為,市場自我監管比政府監管更為有效。到了2008年,格林斯潘卻只能痛心疾首地表示,美聯儲沒有及早掌握次貸市場的真實情況。

  其實,華爾街本輪金融危機,正是過去十年裡,新自由主義逐漸掌控政府經濟政策,過度放縱資本逐利性的結果。美國著名思想家諾姆.喬姆斯基在《新自由主義和全球秩序》一書中解釋到,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就是貿易經濟自由化、市場定價、消除通貨膨脹和私有化,其第一特點就是反對國家對市場的干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