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胡定旭語中評:香港專才北上 須拔心中兩針

http://www.CRNTT.com   2016-04-04 00:13:36  


胡定旭。(中評社 莊恭誠攝)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記者 莊恭誠)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日前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香港的專業人才在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將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而打算北上尋找機遇的時候,應要拔走心中的兩條針:一是不肯放開懷抱,二是“我什麼都最優秀”的心態。胡又引述韓正早年擔任上海市市長期間對他講過的一句話,勉勵香港專才到內地發展亦應保持最高水準,因為這正是香港專業服務的價值所在。

  內地對港專才需求大 可向管理層發展

  第十三份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全文三月中公佈,時間由今年起至2020年。根據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目標,屆時內地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胡定旭認為,過程中內地GDP和人均收入的增長不會少,意味著生產力會增強很多。

  會計專業出身的胡定旭還提到價值鏈提升(move up the value chain)的概念,即低增值向高增值的轉變,又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會帶動內地不少企業的發展,認為這其中將會為會計行業帶來機遇。

  “以創新為例,譬如現在研發出一款手機,比iPhone還厲害,但如果定價一千萬一個,不會有人買。這裡就要藉助成本會計的概念,需要有關專業人士的協助。研發一件產品,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商業化、產業化,這需要很多會計的工作,例如在不令產品質素打折扣的情況下,盡量降低成本,同時又可以在市場中熱賣。計算成本不能隨意,要追求準確,例如定價是多少、要請多少人來運作、採購的價格、過程中可能涉及不同貨幣等,全部都需要會計師的專業判斷。”

  在訪問中,胡定旭十分熱衷舉例說明:“當一間工廠發展起來,預計目標是每條生產線每年生產一百萬件產品,但是最後有一條生產線只有十萬件,中間是否出了什麼問題導致效率欠佳?是不是部分工人隨隨便便,令產品質量不達標而不得不丟棄?其實這些方面,專業的會計師都能看得出來。”

  又譬如:“一間小型的出入口公司,逐漸做大以後,會經歷報稅、審計、招聘、上市、收購、合併、內部管治以及與海關銜接等,這些全部都需要會計師,所以整體對會計師的需求會很大。”

  胡定旭指,企業重組、合併或上市方面的工作,亦適用於國企、央企面臨大力改革的背景,由此香港會計界的專業人才可以尋找發展機遇。

  談到這裡,胡定旭又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踏入武漢鋼鐵廠大門的情形:“1992年我去武漢鋼鐵廠參觀,心想香港怎麼可能看到這麼大的鋼鐵廠,從進入門口開始,一走就是不知道一裡還是二裡長的路。單單是參觀看看還算容易,想深一層,整個工廠的生產成本、工人數量、效率狀況、電力使用、產品價格等,其實包括了很多方面的數據需要了解和分析。”

  不過他強調,相比起內地的十三億人口,香港只有七百萬人,專業人才的數量始終趕不上內地的需求量。因此香港的專才應尋求朝管理層的方向發展,利用屬香港優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更了解國外的制度與管理方法的長處,去幫助和滿足內地的需求。而最終形成的局面,將是香港與內地專業人才的合作,而非取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