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經濟發展新戰略能否順利實現?

http://www.CRNTT.com   2010-08-14 00:09:57  


 
  (二)兩岸關係發展為台灣經濟發展新戰略提供條件

  2008年國民黨在台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發生重大積極變化,雙方在反對“台獨”和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了兩岸兩會協商,兩岸關係開始步入和平發展軌道。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過程中,雙方把握“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將經濟議題作為建立和增強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大體朝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機制化的方向發展。其中機制化的內涵,就是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為核心,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隨著ECFA的簽署,兩岸經濟關係進入制度化合作的發展階段,並將開創兩岸經濟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格局,台灣當局提出“後ECFA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的時機已經成熟。

  (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要求台灣順應形勢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並由此帶來兩個層次的經濟開放:第一層次,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下,世界上超過150個國家或地區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其他所有WTO成員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開放;第二層次,在多邊談判進展有限的困境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隨之興起,WTO成員間通過以自由貿易協定(FTA)為主的區域貿易協定(RTA)形式進行更優惠的關稅減讓和經濟開放。

  2002年元旦台灣正式成為WTO成員後,除對大陸外,基本完成了第一層次的經濟開放。但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中,台灣除與5個所謂的“邦交國”簽署了4份總貿易額佔不到台灣對外貿易額0.2%的FTA外,還沒有具備實質經濟意義的FTA,這與韓國已經與美國、歐盟、東盟均簽署了FTA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兩岸簽署功能超過FTA的ECFA後,台灣需要提出順應新形勢的經濟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