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磚五國應合力推出IMF總裁候選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5-27 11:58:59  


IMF總裁之爭到了最後攤牌的階段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訊/“新興國家爭取國際經濟、金融話語權,爭取打破“慣例”之路依舊漫長,出路只能是兩條:一是繼續爭取在IMF和世界銀行的發言權增加,二是加強自身團結,當機會再次來臨時,能迅速推出單一的挑戰者,而不是如此番一樣一哄而上,給他人以各個擊破的機會”。黃河新聞網今日登出評論員陶短房的文章“金磚五國應合力推出IMF總裁候選人”,內容如下:

  法國財長拉加德正式宣布參選IMF總裁,讓前總裁卡恩因性犯罪指控被迫辭職後,IMF總裁之爭到了最後攤牌的階段:儘管歐盟官員澄清稱,卡恩還不是歐盟正式推舉出的“單一歐洲候選人”,但也堅定表示,歐盟一定會推舉出這樣一個單一候選人來,而另一方面,金磚五國駐IMF執行董事本周二晚間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打破“IMF總裁固定由歐洲人擔任”的“過時不成文慣例”,根據才能而非國籍遴選IMF總裁,舉行一場“真正透明、擇優和競爭性的選舉”。

  所謂“過時不成文慣例”,即二戰後根據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當時的格局,歐美所達成的由歐洲人出任IMF總裁,由美國人出任世界銀行行長的慣例,自戰後迄今,11位IMF總裁均來自歐洲,其中4位來自法國。

  對於這一慣例,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早已十分不滿,在它們看來,時過境遷,如今全球經濟格局已經發生巨變,新興國家地位上升,歐美優勢不再,“老歐洲”更沒有資格“天然占據”IMF總裁這個至關重要的位置,令IMF喪失應有的代表性,此次聯合公開發難,正是這種呼聲由量到質積鬱的一次大爆發。

  即便歐洲本身,如今對這一慣例也不敢理直氣壯地死守,已經虎落平陽的卡恩曾公開表示,由非歐洲人出任IMF的時代終將到來,歐盟在捍衛“慣例”時也不便公開拿慣例說事,而是吞吞吐吐地辯稱,歐洲債務危機和歐元區危機正處於關鍵時刻,IMF“需要”一個歐洲人當家,以更好地處理這些麻煩事。甚至拉加德本人在被問及“慣例”時也表示,自己是歐洲人這一事實本身“不應成為參選的加分因素”——當然也“不應成為減分因素”。

  真正能將“慣例”維持下去的,仍然是實力對比,即IMF話語權的比例。

  儘管近年來金磚國家等新興大國的IMF發言權不斷提升,但仍然達不到“聯合自衛”的最低標準——過半,與之相反,在IMF,歐洲擁有表決權的35.6%,美國擁有16.8%,二者之和超過半數,只要這兩家協調一致,IMF新總裁不論怎麼選,結果都不會“出格”。如今歐盟表示將在選舉前協調出單一的歐洲候選人(很可能就是拉加德),而美國則在早先表示,尊重“慣例”,會按傳統支持歐盟推舉出的單一候選人。可以說,不管金磚國家如何不滿,只要美國態度不變,即便拉加德因為國內“塔皮案”等意外半途而廢,歐盟隨便推舉任何一個(而非多個)候選人出現在預定6月的IMF總裁選舉現場,其當選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不僅如此,新興國家、甚至金磚國家間也並不團結,不能將原本就處劣勢的支持率集中在一個眾望所歸的候選人身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