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青報:中國人要買下世界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4-10 09:17:41  


 
  對於這一點,倫敦的房地產商人感受更深。據英國媒體報道,最新研究顯示,在倫敦市中心高端房地產市場,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去年在購買最昂貴住宅方面,超過了俄羅斯人,成為花錢最多的人。截至2011年2月,在過去的12個月時間里,中國內地買家在高端房地產方面的平均開支為650萬英鎊,中國香港的投資者則列第三位,平均花費是550萬英鎊。

  這些中國買家尤其對面對海德公園、地處梅費爾區或瑪麗勒地區以及波特蘭街花園廣場的房子感興趣。他們的購房預算在800萬到1500萬英鎊不等,並且已有中國買家以1175萬英鎊和2575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聖詹姆斯區的兩處地產。

  供職於北京一家公司的陳憶,專門從事海外投資置業的房地產營銷代理業務,其業務重心是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的頂級濱海物業。在開展業務初期,陳憶發現,在澳大利亞置業的中國家庭,多是為了移民或留學,一般比較喜歡買公寓,房價算下來跟北京和上海差不多。但這幾年,在澳大利亞購房的人呈增加之勢,出於投資目的的購房者開始增加,大概占三分之一,買別墅者也已不是少數。

有誰可以購買世界

  “更強勁的消費還在後頭。”喻文益說。他認為,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資本聚集,這些資本都要尋求流通,最終都會導致對高端產品的大量購買。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佩蒂斯評論說,房地產、藝術品、郵票、珍稀波爾多葡萄酒等,都在以創紀錄的價格交易,這種情況通常是在流動性過剩的時期出現。

  投資銀行家出身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貝姆認為,從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日本也經歷過高達兩位數的經濟增長時期,但後來增長逐漸放緩,到了1980年代中期,增長率只剩下5%~7%。銀行的“大量超額貸款”人為推高了日本的經濟增長率,也造成了1980年代末期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巨大泡沫。當時日經綜合指數幾乎觸及40,000點,而20多年後的今天,日經指數已經跌破10,000點。因此,中國經濟的走向令人關注。

  那些跟著資本一起流動的中國富人,在澳大利亞當地人中間,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覺得這些中國人會給城市帶來新的活力,也有人認為中國人炒高了當地房價,增加了他們的生活成本。”陳憶說。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和普利策獎獲得者湯姆.弗里德曼則指出:“毫無疑問,中國的崛起與西方領軍的民主國家的停滯和癱瘓相重合,這帶給了西方人心理上的不安。”

  在歐洲,中國富人在倫敦和巴黎等地展現出的超強購買力,甚至有些讓人惶恐。法國有媒體評論,富足的中國人“從企業、土地到港口、債務,無所不買”。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也發表了“中國全面購買世界”的封面文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