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解放軍八將軍訪美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4:19:44  


 
  四

  中美軍事關系焦點話題一覽
 
  對台軍售

  美國不僅軍費世界第一,軍火銷售也是世界第一。據美國國會200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當年對外軍售總額為378億美元,占當年全球軍售總量的68.4%。在美國對外銷售的大批量殺人武器中,有一部分就流向了中國的寶島——台灣。

  美國對台軍售在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同時,也給中美關系帶來了嚴重消極影響。

  此舉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原則(“八.一七”公報中美國明確承諾,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將逐步減少並最終解決售台武器問題),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利益,損害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最近一次美國對台軍售發生在2010年年初,根據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網站公布的這項向台灣出售武器的計劃,美國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包括“黑鷹”直升機、“愛國者-3”反導系統、“魚鷹”級掃雷艇、“魚叉”導彈、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等,總價值近64億美元。

  對華偵查

  仰仗其科技和軍事實力,美國多年來一直通過衛星、偵察機、艦船等手段在世界各地刺探搜集政經和軍事情報。而中國的周邊海域(黃海、東海、南海)則是美軍的重點偵查區域之一。

  美國的這些偵查行動不僅違犯了國際法相關規則約束,有時甚至侵犯了中國領空領土。發生在2001年4月1日的南海撞機事件就是明顯一例。當時,美國一架EP-3軍用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近海海域上空進行軍事偵察,美機違反安全飛行規則突然轉向,撞上並導致中國軍機墜毀。EP-3偵察機主要用於搜集、儲存和分析由雷達和無綫電設備發出的信號。

  2002年9月,美軍“鮑奇號”曾闖入中國黃海專屬經濟區進行海底地形測繪,並實施水下監聽,遭到中國海軍和海監攔截。“鮑奇號”裝備大量偵查設備,具有極強的綜合情報搜集能力。

  2009年3月,美國海軍監測船“無瑕號”闖入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距離中國海岸綫120公裡處活動,並違背事實、惡人先告狀稱中國船只“騷擾”了“無瑕號”,甚至隨後還派出了“鐘雲號”驅逐艦為前者護航。據美方專家透露,“無瑕號”具備探測和追蹤潛艇的能力。

  技術禁令與對華歧視

  多年來,美國一直嚴格限制其高技術及其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這不僅僅導致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而且限制了中美兩軍交流。

  比如,1999年美國國會參、衆兩院通過的《2000財年國防授權法》,該法案含有少數議員提出的多項反華條款,企圖利用台灣、中國國防建設、中美科技交流、“間諜案”和防擴散等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破壞中美關系。

  而美國國會在2000年通過的《迪萊修正案》,則對美國與中國軍事合作的12個領域做出了限制,甚至具體到中美雙方軍事交流的內容、交流的場所和交流的層次都有若幹限定。另外還有《1990-1991財年對外關系授權法》等,這些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兩軍關系低迷、反華勢力抬頭的情況下出台的歧視性法案,與中美合作夥伴關系的大背景背道而馳,有待美方調整或廢止。

  除了這些陳年舊賬,在今年4月奧巴馬簽署的2011財年開支法案中,還有一項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的歧視性條款。當5月16日,“奮進號”踏上告別之旅時,中國記者則被擋在了肯尼迪航天中心門外。

  聯合演練

  在亞太地區,以各種名頭與美國開展雙邊或多邊聯合軍演的國家有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泰國、越南、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等國。

  最近一次的聯合軍演是5月11日至20日的美泰常規海軍聯合演習。演習內容包括海上作戰科目演練,陸地醫療及民事科目,以及反海盜和反走私項目。此次美泰軍演系“卡拉特”軍演(全名“聯合海上戰備和訓練”,始於1995年)組成部分。該系列軍演旨在加強美國與東南亞盟國間的軍事合作,強化部隊協同作戰能力。

  相比之下,同一地區的中國與美國,兩軍間為數不多的聯合演練則多局限在人道與救災範圍。而此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訪美期間與美方達成的聯合演練協議也止步於人道救災演練層面。較有突破的是雙方達成一致將會在亞丁灣進行軍艦編隊、通訊演練或打擊海盜聯合演練。但即便是這樣的層面,也遠遠落後於美國與其它國家間的合作層面,這與中美兩國關系的重要性不匹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