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張亞中:李白還是“我們”的李白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5-03 00:22:43  


歷史不容篡改,史觀建構認同。
導正異化的史觀與認同,需從修改教科書入手。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在四月號中國評論撰寫文章《異化的史觀與認同:從我者到他者》,全文如下:

  前言:李白還是“我們”的李白嗎?

  最近藉上課與演講的機會,在幾個地方,分別在台灣大學、再興中學、交通大學,問了個同樣的問題。李白是“中國詩人”、“我國詩人”或者“兩者皆是”?在台灣大學問的對像是政治學系的高材生,在再興中學的對象是高中學生,在交通大學則多是一些學理工的學生。

  如果這算是一個簡單的抽樣,答案就很清楚了。台灣目前的青年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以及所面對的現實政治、社會、資訊狀況,“我國”不再等同於“中國”。李白已經從“我者”變成“他者”了。

  在我讀書時候的認知,毫無疑問的,“中國”是“我者”,“中共”才是“他者”。曾幾何時,“中國”與“中共”均已從“我者”變成“他者”。為何如此?眾多因素中,政治領導人的引導,以及青年朋友所接觸的教科書自然是重要的一環,一個異化的史觀自然就產生了異化的認同。本文想探究這個問題。

  理論探討:由“我者”到“他者”的建構方式與路徑

  在討論教科書的史觀以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歷史與地理概念的基本不同。歷史是個時間順序的概念,而地理則有著空間的特性,因此我們在認識地理時,可以從身邊最親切的地方開始認識。例如,一個台北人可以先瞭解他的居住社區,然後是台北市、台灣、中國大陸、東亞、世界,也就是以自己居住的地點為核心,發展一種同心圓的認識方式。

  可是在認識歷史時,往往是用一種時間的順序方式來進行。如果在敘述自己的家族史時,會先瞭解自己的祖先從哪裡來?自己是第幾代?在談論一個國家的歷史時,經常會先溯及自己歷史的源頭,然後依著時間到現在。

  歷史是過去的事,而論述歷史者卻是活著的人。每一個民族國家都有他自己的史觀,不同政治立場人詮釋歷史的方式也不盡相同。相較於地理的客觀,歷史本身就具備主觀的內涵。因此,有權勢者建構史觀,然後將其當成有色眼鏡送給他人,期望眾人能夠向自己一樣來看過去的歷史,如此才方便引導他們追隨走向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