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歷史話題:日本是“無條件投降”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5-18 11:52:54  


 
日本天皇逃脫了戰爭責任,美國幫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必須明確,是否“追究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和是否“保留天皇制”,屬不同概念,而且戰後初期,不追究天皇戰爭責任和保留天皇制,一開始並非美國的“既定政策”。

  1945年9月12日,美國政府擬定了一份題為《關於日本天皇及天皇制的處理》的文件主要內容:(1)由盟國強制性地將天皇作為戰犯進行審判,將引起全體日本人的反感,擾亂占領軍的各項工作。若天皇主動退位,國際軍事法庭可以對天皇進行研究,若證據確鑿,應予以起訴。(2)若天皇在占領期間死亡或退位,可由其長子、12歲的皇太子即位,由他人攝政。

  然而,天皇不僅沒有被追究戰爭責任,而且天皇制依然得以保留。何故如此?東京審判審判長衛勃在宣判結束後會見記者時回答:“使天皇免於受到審判,毫無疑問完全是基於對盟國最有利的考慮而作出的決定。”首席檢察官基南也作了同樣表述:“使天皇免受審判是盟國的政治決定。”

  東京審判後,日本國內外曾一度出現要求天皇裕仁退位的呼聲。裕仁本人也一度萌生退意。1948年7月9日和9月22日宮內府長官田島道治的《田島道治日記》,同年9月1日、9月29日首相蘆田均的《蘆田均日記》,均有相關記載。但是,同樣因麥克阿瑟“基於對盟國最有利的考慮”,表示反對而未果。為此,裕仁天皇特命田島道治致函麥克阿瑟表示感謝:“奉陛下之命,榮幸地向閣下轉述聖意如後:前日閣下請吉田首相傳達的親切意見已悉並深感欣慰,至為感激。為世界和平及國民福祉竭盡全力,是吾終生願望。此時此刻,吾當與國民一起排除萬難,為重建日本而恪盡職守。”

  綜上所述,天皇的免責、天皇的留任、天皇制的保留,均是美國基於戰略利益考慮而進行的政治安排。而日本則利用這一考慮,“不僅成功地護持了國體,而且還成功地使天皇制國家的內核保留至戰後”。因此,認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是一個“錯誤常識”。

  (作者:馮 偉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