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如何看待俄羅斯經濟“向東看”?

http://www.CRNTT.com   2015-03-14 11:39:44  


 
  許文鴻(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

  在烏克蘭危機和西方對俄制裁的背景下,中俄如何實施戰略協作是一個重要而現實的問題。筆者建議適時加強中國香港同俄羅斯的金融合作,實現中俄戰略多贏的目標。

  (一)由於烏克蘭危機和西方的制裁,俄羅斯對香港資本市場的需求增強

  由於烏克蘭危機的持續發酵,西方為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作出讓步,對俄羅斯實施了涉及金融、能源、國防等領域的制裁措施。根據西方對俄羅斯在金融領域的制裁措施,自2014年8月1日起,俄羅斯最大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Sberbank)、俄羅斯對外貿易銀行(VTB)、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俄羅斯對外經濟銀行(VEB)以及俄羅斯農業銀行(601288,股吧)(Rosselkhozbank)等將無法在西方資本市場發行期限超過90天的債券、股票及其他金融產品。據“Dealogic”數據顯示,僅這五家俄羅斯銀行2013年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融資總額就達到71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俄羅斯經濟對國際資本市場的依賴性。

  西方針對俄羅斯在金融領域的制裁的影響很快顯示出來:2014年8月15日,俄羅斯《導報》報道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向俄羅斯政府提出了420億美元借款的請求[17]。眾所周知,由於2013年俄羅斯石油公司併購“TNK-BP”的資產,因而有一筆高達1.5萬億盧布(約合445億美元)的債務,在2014年年底需要償付120億美元,在2015年年底之前還需要償付其他款項。除了俄羅斯石油公司外,還有許多俄羅斯的公司短期都急需大量的資金。

  一方面是俄羅斯經濟急需巨額的資金,另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金融界禁止向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在內的特定實體提供90天以上的貸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制裁與反制裁中,俄羅斯開始轉向亞太地區,尋求新的融資渠道。中國香港擁有穩定的金融體系和規模龐大的資金來源,將有可能成為俄羅斯新的資金來源地。

  (二)香港對俄羅斯的吸引力之所在

  香港一直是亞太地區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自1997年回歸中國後,雖經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的劫難,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僅沒有削弱,反而進一步加強: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步增強的經濟實力和中國政府對香港的特殊政策使得香港擁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另一方面,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逐步推進,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如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在香港推出了“點心債券”[18]得到投資者的熱捧,麥當勞(McDonald’s)於2010年8月、跨國公司卡特彼勒(Caterpillar)於2010年11月、聯合利華(Unilever)於2011年3月先後在香港發行了人民幣“點心債券”。此後,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也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點心債券”。2014年11月正式實施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即“滬港通”,將有利於形成人民幣的回流機制,促進人民幣的功能由結算貨幣逐步向投資貨幣的拓展,進一步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滬港通”和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都會促進和穩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長期以來,香港與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的經貿往來關係。香港回歸後,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香港與俄羅斯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2010年6月30日,香港與莫斯科建立了直達航線;自2009年起,俄羅斯和香港互相給予對方公民免簽證入境旅遊達14天待遇;2010年8月,時任香港特首曾蔭權訪問俄羅斯,2011年4月,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曾經作為首位到訪香港的俄羅斯元首,在香港期間梅德韋傑夫總統還特意參觀了香港證券交易所等,雙方在經濟、貿易、投資、旅遊、文化交流等領域都有了深層次的交流。

  在上述基礎上,2011年1月,俄羅斯鋁業公司(RUSAL)作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俄羅斯企業在香港募資22億美元;2013年1月,俄羅斯農業銀行在香港發行了一只3年期“點心債券”。目前,已有多家俄羅斯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發行了股票、債券等,俄羅斯與香港資本市場已經建立了通暢的交流渠道,聯繫在不斷深化。借助香港資本市場的融資平台,俄羅斯企業既可借鑒香港在金融服務方面的豐富經驗,發展俄羅斯自身的金融服務業,又可以迅速進入亞太地區廣闊的市場。

  實際上,在吸引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的企業方面,香港還有幾個競爭對手,如上海和新加坡等。上海於2009年4月確立了2020年前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2011年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提出了要在上海股市推進國際板的建設;2013年8月,中國中央政府批准設立了在上海建立自貿區的政策,離岸金融將是上海自貿區的一項重要功能;2014年7月“金磚國家”巴西峰會又確立將“金磚銀行”總部設立在上海等。諸多有利條件使得上海在金融領域與香港有著很強的競爭力。新加坡與俄羅斯也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關係,在新加坡有數千俄羅斯人士長期居住,每年一度的“俄羅斯—新加坡商業論壇”吸引了俄羅斯的高層及大批企業家前往參加。

  儘管上海、新加坡有上述諸多優勢,但香港對俄羅斯的吸引力依舊非常明顯:與上海相比較,俄羅斯企業更希望到資本充分自由流動的香港資本市場;與新加坡相比,香港背後有中國大陸龐大的市場作後盾,俄羅斯企業在亞太地區的拓展若離開了中國市場將會淪為空談,因此,香港成為俄羅斯企業進入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市場最佳的入口。

  (三)香港與俄羅斯的金融合作互利互惠

  在烏克蘭危機的處理中,中國一貫堅持“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立場,中國沒有實施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措施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的討論、批准和授權,中國(包括香港地區)無須執行西方的制裁措施;中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沒有有關第三方協助制裁俄羅斯的協議,因此,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背景下,中國(包括香港地區)的企業依舊可以與俄羅斯開展正常的經濟、貿易以及投資活動。而且,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下屬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3條和第14條的有關規定,香港的外交和防務事務由中國中央政府負責,經濟等其他具體事務由香港特區政府自主解決。香港同俄羅斯發展經濟、貿易、投資等關係完全無須考慮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因素,況且市場經濟、資本自由流動等政策乃香港的根本政策,已執行多年。相反,可以借助此次機會,大力發展香港同俄羅斯的經濟貿易關係。

  目前已有報道,俄羅斯第二大移動服務運營商“OAO MegaFon”的首席財務官格沃爾克·維爾米什揚表示,由於美國和歐洲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公司已將其所持部分現金由美元轉為港元;全球最大的鎳以及鈀生產商、總部位於莫斯科的“諾裡爾斯克鎳業”也在將其部分現金轉為港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Lukoil)考慮在香港上市。另外,俄羅斯國有開發銀行(Vnesheconombank)年內可能在香港設代表處,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俄羅斯工業通訊銀行(Promsvyazbank)兩家銀行可能跟進。現在在香港已經有多家俄羅斯分公司和代表處,其中包括“諾裡爾斯克鎳業”、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冶金聯合公司(MMK)、俄羅斯航空公司、俄羅斯洲際航空公司等。還有報道說,由於俄羅斯資金為躲避西方制裁而流入香港,導致港幣升值壓力增強。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從2014年7月開始多次實施了拋售港幣、買入美元的匯率干預措施。

  在西方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背景下,香港在同俄羅斯的經貿、投資往來中實際上可以發揮雙重作用: 一方面,由於西方的制裁和未來局勢的不確定性,俄羅斯政府採取了強硬的“去美元化”措施和“港幣化”措施,從而導致部分俄羅斯資本逐步流入香港;另一方面,俄羅斯經濟對資本的巨額需求又需要香港資本市場對俄羅斯企業提供人民幣融資、發債、發行股票的功能等。

  從中國政府的角度出發,目前中俄之間的許多大型經濟合作項目都由政府出面直接簽署。鑒於俄羅斯目前的經濟政治形勢,雙邊政府間的協議負荷過重不利於中俄兩國關係的健康長久的發展。而目前中國國內資本市場同俄羅斯直接實現密切合作還存在許多障礙。但如果通過香港資本市場的自由資本流動體系使得俄羅斯獲取必需的資本,在政治上可以避免西方國家無端的指責,同時,在後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俄羅斯的能源企業市盈率已經很低的情況下,發揮市場的功能,讓香港的資本市場更好地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為俄羅斯企業補充資金,將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最終達到多贏的目的。

  (四)結論

  在此次烏克蘭危機中,在西方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與香港對彼此的需求得到進一步加強。只要雙方加強合作和溝通交流,相信,俄羅斯與西方的制裁與反制裁有可能成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的良好機遇,同時,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香港的特殊地位與強大的金融市場功能也可以是俄羅斯打破西方制裁的重要突破口。 

  原標題:[智庫]俄羅斯經濟“向東看”是長期戰略還是暫時之舉? 

  作者:《歐亞經濟》 馮玉軍等  2015-03-13 07:59:17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