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穩增長平衡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3-09-15 11:11:06  


 
  在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理性選擇

  文章表示,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存在本質聯繫,中國也經歷過高增長與高通脹的痛苦。未來中國應該在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做理性選擇。

  1978年前,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表面上反映不顯著,實際上往往以隱性通脹壓力體現;1978年到2000年,經濟高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爆發之間幾乎是同步。2000年以後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在通貨膨脹方面似乎沒有同步體現,但在2003年下半年後原材料價格進入上升階段,隨著經濟增長率也越走越高。2007年物價水平大幅度上漲,實際上是早已潛伏的隱性通脹壓力顯性化的結果而已。

  經濟學基本原理其實已經告訴我們,經濟高速增長帶動成本上升必然最終要反映到商品價格上,區別僅僅是傳遞時間或者傳遞渠道變化的不同而已。

  2010年以來,雖然物價上漲的水平“大大低於”2000年前的數據,但生活中的體會根本不同,通貨膨脹的實際壓力有增無減。在近年人們的名義收入不斷增長的同時,實際收入卻被通貨膨脹嚴重侵蝕,甚至實際收入是負增長。

  經濟高速增長可以帶來收入(主要是名義的)的比較高的增長,但也可能帶來明顯的通貨膨脹,不管是隱性通脹壓力還是顯性通脹壓力最終會被釋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需要一個物價漲幅等的“上限”的問題。

  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率已經很難維持較高的水平。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在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出選擇,穩增長就是要在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做理性選擇。穩住經濟增長率不出“下限”與控制物價上漲的“上限”。

  消費率增長不能矯枉過正

  文章指出,穩增長就是既需要保持投資消費出口一定的增長速度,但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依賴投資出口,也不能完全靠在消費身上,穩增長就是要保持投資消費進出口的平衡增長。

  全球經濟再平衡已經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世界經濟總體趨勢,出口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期望已經不能太高。因此,未來中國經濟穩定增長需要投資消費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未來中國經濟不能像過去幾十年那樣依賴投資,也不能完全靠在消費身上,穩增長就是要保持投資消費進出口的平衡增長。

  首先,穩增長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投資增長速度,但不能依賴投資,特別要防止教條主義式的攀比式投資。當前,表面上對中國目前已經存在著巨大的無效投資和過剩產能有目共睹,如鋼鐵、水泥、造船等傳統行業,甚至一些新興產業。但是,有人從中國人均生產量、消費量、存量等與世界水平、與美國比較,似乎中國不是產能過剩,而是有很大的餘地。例如,中國人均地鐵、人均鐵路、甚至人均鋼鐵消費等等。事實上,這樣的所謂的“人均對比”,嚴重忽視了中國的資源短缺,特別是人均資源短缺的客觀現實制約。中國過去的過度投資和濫用資源,不僅造成產能過剩,而且對已經十分貧乏的人均資源短缺的中國是雪上加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