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潛在結構性債務風險不應低估

http://www.CRNTT.com   2014-11-04 09:12:31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訊/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防控債務風險列為經濟發展一大任務。近一年過去了,目前債務情況如何?債務需求和償債能力發生哪些變化?未來是否還需要關注債務風險?如何化解債務風險?回答這些問題,是明年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債務規模總體處在合理水平

  中國證券報發表清華大學研究員陳德勝、國家信息中心博士後李洪俠文章表示,宏觀經濟持續發展離不開融資,適度借債有利於提高資金配置和經濟發展效率,但債務水平過高則需要預防和控制。金融危機以後學術界相關研究不斷增多,對中國債務水平或杠杆率研究的主要結論是,中國債務規模近幾年擴張較快,債務風險所有上升。2011年底全社會總負債率為168.9%,明顯低於發達國家270%-520%的水平,債務總體上溫和可控,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極小。本文認同這一判斷,但隨著形勢變化,有必要結合近兩年數據進一步考察中國債務水平。

  一是政府部門債務偏高。從政府性債務與GDP之比的負債率看,政府債務仍合理但有走高趨勢。按審計署數據,2012年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的總負債率為39.43%,低於國際通常使用的60%的負債率控制標準。綜合中央和地方政府,負債率2013年6月底達到53.1%,考慮到負債在後半年還可能增加,政府負債率已經很接近60%的國際警戒線。如果用債務餘額與當年公共財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之和比較,政府債務率有回落態勢。2013年債務率達138.3%,比上年回落10個百分點左右,且處在IMF測算的90%-150%合理範圍內。此外,中國外債相對較低。2013年中國政府外債3.8萬億元,占GDP比重為6.7%,危機以來雖然不斷提高,但目前仍明顯低於美國 、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水平,也低於國際通常使用的控制標準參考值20%。雖然還不至於發生風險,但中國政府部門債務水平卻是四部門中最接近上限的。

  二是金融部門杠杆率提高與金融結構基本匹配。判斷金融部門杠杆率,中央銀行看儲備貨幣占比,商業銀行看貸款餘額占比,影子銀行看資產規模與GDP之比。2013年,中央銀行儲備貨幣與GDP之比達47.6%,比2012年回落1.5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貸款餘額76.6萬億元,與GDP之比為134.6%,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根據穆迪公司的報告,2013年底中國影子銀行資產達37.7萬億元,與GDP之比為6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中國銀行部門杠杆率相對較高,是與中國直接金融欠發達、貨幣被動發行機制基本匹配的,當然不斷走高的態勢值得關注。

  三是非金融企業負債水平較為穩定。鑒於國有企業預算軟約束存在,與地方政府之間債務長期區分不清,本文已將與國有企業有關的政府或有債務計入了政府部門債務。僅就非國有工業企業負債情況而言,近幾年相對穩定且處在合理區間。2011年非國有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為53.9%,比2010年提高0.3個百分點,比2008年低2.3個百分點,處在50%左右的合理區間,與美、日、德等國相比處在較低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