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蔡定劍:中國改革的新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09-01-16 05:48:58  


 
  三、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路徑 

  從改革目標上來講,我認為,新一輪的政治改革,當然與1989年前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有區別的。那時主要講黨政分開,主要解決黨的領導方式問題。現在主要解決合法性問題和統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轉變。所以,要以憲政為政改的目標,以選舉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出發點,以落實強化人大制度為依托,以公共預算和政府透明為行政改革的重點,以司法獨立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目標。 

  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改革應該有四個層面:一個是經濟改革,一個是社會改革,一個是行政改革,一個是政治改革。現在我們在做的是經濟改革,經濟改革的核心是市場經濟。社會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獨立、平等的公民社會及其社會結構。行政改革的核心是廉政、高效、法治和按規矩辦事的政府。政治改革的核心是民主、自由、憲政。第一個層面的經濟改革,它不需要民主就可以做到。但是後面三個層面的改革,沒有民主是不行的。機構改革就是一個例證。我們又要搞第六次機構改革了,如果沒有政治改革跟上去,我相信,不太會成功。為什麼呢?沒有討人大來控制政府的機構編制和人員的經費,政府自己掏錢就可以養人,這是不可以控制的。一個是財政控制,一個是法律對機構編制的控制才能改革有效。 

  從改革路徑上來說,當今人們對中國社會發展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中國只能走漸進改革的路。當然,一個國家走什麼路並不完全取決於統治者。但是,統治者在很大程度上有選擇權。任何社會統治者有非常強的維護現有秩序的墮性(這種墮性常常是眼前既得利益造成),從而蒙敝統治者“智慧”的頭腦,使其很容易坐失變革的良機。 

  當前我們社會處於諸多矛盾高發期,我們的領導人已經高度意識到社會危機,所以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問題是,我們可不可以只通過政策調整,而不通過制度改革達此目的?我認為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首先,由於制度性原因,我們國家許多好的中央政策都難以有效地實施,; 

  其次,我們的領導習慣和領導能力限於政治動員式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而缺乏用法治的和制度建設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所以,很多社會問題都難以從制度上得到根治(腐敗問題、政府違法濫用資金產生的審計問題、土地濫用問題、勞工和農民工權利問題、礦難問題等等)。所以社會問題和矛盾總是在積聚,而不是解決。更重要的是,我們過去的改革和發展為什麼總是不斷地產生社會矛盾。這一切都與制度問題有關。制度問題必須通過制度改革才能解決。 

  政治體制的改革已經不可拖延。持續30 年的經濟改革創造的社會繁榮,是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良好時機。問題什麼是漸進的改革?如果說漸進的政治改革是中國需要50年或100年才能民選國家的民意代表和國家領導人,可能難以讓人置信。按現在的全球化趨勢,那個時候也許連主權國家都沒有了。漸進的改革更不能被作為有意推諉改革的理由。這在中國歷史上慈禧的“預備立憲”和國民黨的“訓政立憲”都有其教訓。從現在起進行認真的、腳踏實地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可能是好的選擇。 

  當前,我認首先就是要旗幟鮮明地打出憲政的旗號。怎麼不能講憲政?憲政毛澤東講得最早。什麼是憲政呢?法學家的基本共識,憲政就是民主、法治加人權,就是這三者的結合。而這三者在憲法裡都明確寫了,怎麼憲政都不能提呢? 簡單地說,憲政就是以憲法作為治國基礎,實現法治、民主和保障人權的國家。明確地提出憲政的口號是可以動員和團結全體人民的正確目標。實現憲政是世界發展的潮流,也是近代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前赴後繼奮鬥的目標。前兩年有人上書中央說憲政是西方敵對勢力企圖演變中國的口號,是對憲政的無知,對中國近代史的無知,也是對文明社會的無知,不值一駁。我國已經把民主、法治和保障人權都寫入了憲法,這就是要實現憲政的目標。 

  首先,實行憲政一個最重要的制度建設就是建立違憲審查制度。違憲審查是實現法治和保障人權的強有力手段,通過審查法律和政府行為是否合法,迫使法律清良和政府本身守法,這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違憲審查能在廣泛的領域抓住突出問題保障公民的權利,從而起到通過法制手段緩解社會矛盾和衝突的作用。中國憲法已經確立了違憲審查的法律和理論基礎,只需要建立機構,使其運作起來。 

  再次,是以選舉為出發點的政治體制改革。為此要擴大人民直接參與的民主選舉,可以盡快地從鄉鎮黨政領導人的公開直選開始。這方面已經有了不少地方主動改革的經驗,它對解決基層政府與群衆矛盾衝突的制度性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黨在基層的合法性基礎,也有利於提高黨的民主選舉能力。並在若干年內實現縣一級的領導人直接選舉。在自上而下的政治約束機制靈的情況下,建立人民對政府的約束機制是最好的辦法。直選可以大提高政府及領導人的權威,從而使政府能更好地面對社會危機。 

  當然,這個選舉,是自由、平等、公平、競爭的選舉。這種選舉可以從鄉、縣兩級開始政府領導人開始,我認為這不會有任何問題的。過去已經有很多地方改革做過試驗,直接選舉,兩票制也差不多是直選。而且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地方選舉不會影響到國家執政黨的層面。在西方國家,共產黨在地方執政的不少,對國家層面沒有什麼影響,地方選出什麼人不影響共產黨的執政,這是沒有危險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