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港澳論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羅天昊:北京天津為何冷臉相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5-01 09:55:24  


 
  在未來,通洲新城將成為北京的門戶,北京的目標是在2015年,將通洲新城建成以總部形態為特征的高端文化商務中心和以時尚特色為主題的都市休閑消費中心。如果通洲新城他日建成,北京的中心必然東移。

  在北京未來的南城建設中,大興的重新規劃,亦將提上議事日程。近日,亦莊已經向大興再借26平方公里,亦莊的規劃為,到十二五末期,達到6000億。屆時,大興將從農業區,變為高新技術和高端產業區。

  事實上,無論是通洲新城還是亦莊的“獨立”,都只是未來北京東進南擴的開始,而非結束。相對而言,環渤大經濟區,其發達程度遠遠落後於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區域,在廣州和深圳兩大中心城市帶動下,普遍出現了“小城小鎮”的格局,如順德,面積只有800多平方公里,比通洲和大興都要小,但是卻拆分為十個鎮,東莞面積為2465平方公里,除城區外,還設有28個鎮,每個鎮都非常發達。特別是順德,形成了一鎮一產業的局面,中國的家具王國,家電王國,木工王國,均在這些小鎮產生。通洲和大興作為北京相對比較發達的郊區,在未來經濟騰飛之時,繼續進行內部分拆,發展出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小鎮,亦大有可能。

  而天津方面,則需要向西北與北京對接。如果能夠打通北京東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這樣一條線狀發展帶,則京津最後將練成一體,造就一個龐大的繁榮經濟區。

  京津調和,河北搭梯

  京津比鄰而居,卻不能肝膽相照。

  其中一個很大原因,當然是彼此定位的模糊乃至重叠。天津雖被國家規劃為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但是,北京卻不僅是中國整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亦是北方事實上的經濟中心。

  事實上,由於京津之間的競爭無序,整個京津冀一體化,亦無法落實。

  早在2004年2月,發改委曾在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達成了加強區域合作的所謂“廊坊共識”,吊詭的是,幾個五年計劃過去了,這一規劃都無法出台。

  不僅是天津與北京之間競爭激烈,存在產業雷同,天津與河北之間,亦存在諸多競爭。比如在港口方面,濱海新區憑借港口優勢快速崛起,而河北相繼崛起了曹妃甸港,黃驊港,秦皇島港等,欲與天津港(600717,股吧)一爭高下。而在此過程中,北京明顯倒向河北,北京曾想興建京唐港,甚至借重秦皇島港。而天津港則擁有廣闊的腹地,從內蒙到蒙古,從東北到俄羅斯,從新疆到中亞,三條大陸線與港口相連。作為天然的海洋之城,天津有理由在未來雄心勃發,獨立於北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