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吳仁寶:“天下第一村”的大家長

http://www.CRNTT.com   2011-11-20 11:20:01  


 
  人物周刊:您現在84歲,人生到了這個時候,您還有什麼遺憾嗎?

  吳仁寶:我現在有兩個遺憾。一個是我年輕時候,苦吃得多,但是為人民做的事情反而少。這是什麼原因?那時候主要是我們中央的方針政策,沒有現在這樣的好政策。那時候,我實事求是,為什麼也會做一些脫離實際的事情,這就有點遺憾了。第二是我的身體。我感覺像我身體比較好,也有不好之處。我的眼睛有點糊塗了。因為我的性格,為了工作,疲勞過度。開始我的眼睛視網膜剝離,一只好,一只不好開了刀。走起路來,有點高低。後來左邊的眼睛發現問題,一次看不清,一分鐘什麼也看不見,一分鐘後馬上清楚,拖了半年。慢慢習慣了。有一次晚上睡覺時,又看不見,我就睡著了,兩三個小時醒來,還是看不見,醫生搶救,已經不行了,血管堵塞了,其實就是眼睛中風。這是我自己耽誤掉的。在工作和身體的安排上,對自己不夠珍惜。現在也有點遺憾,如果眼睛清楚了,我工作的時間能長一點,看的東西也清楚點。現在要是能看華西的變化,我想對我的鼓勵也就大一點。

  人物周刊:為什麼全國只有這麼一個華西村?

  吳仁寶:全國不能說只有這麼一個華西,也有比華西好的,但是它的時間不長。經常有超過華西的,主要是他們看到自己好得不得了,這樣就了不得了,出問題了,所以我們華西要麼不說,說就要留有餘地,說了要做到,這樣就能保持積極性,如果說的多,做的少,對老百姓不誠心。只說不做更不行,要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

  所以幹部和百姓要一條心,幹部要自己的名利,就不考慮老百姓的福利,最後就脫離了群眾,不能持久,只能一時。以後也會有超過華西的,但是華西不是呆在這裡等它超。我是希望中國有更多的村超過華西,也是對國家的貢獻。

  人物周刊:您說您有很多缺點,一直在糾正缺點,那您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吳仁寶:我本身最大的缺點,是對幹部的要求也有脫離實際。因為有些幹部,水平如此,但是我給他的職務偏高了點,他達到這個職務的要求不夠,所以我經常要批評他們,這是我的缺點。

  人物周刊:您本人只接受了兩三年的私塾教育,但是這麼長的歷史裡,對您教育最大的是什麼時候?

  吳仁寶:對我教育最大的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50年代是聽,上面說的只要我們聽。上面浮誇風我也聽了,浮誇風的時候我也是積極分子,我也報過一畝地收3700斤糧食,旁邊的一個鄉說,他收一萬斤,我就說你一萬斤是假的,我不相信,實際我自己3700斤也是假的。自己假了還說人家假。後來毛主席召開七千人大會,到那時我才堅決糾正浮誇風。

  60年代我是頂。60年代又有領導來叫我怎麼搞、怎麼搞,我說我不聽了,領導不滿意,說吳仁寶是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獨立王國。我說怎麼搞的,後來想想不對,明著頂是要吃虧的,我就想暗著頂。從此以後,不管哪個領導來指導什麼,我都當面答應:謝謝領導關心。領導走了以後,不符合華西實際的絕不執行。

  70年代是拼,拼命大幹社會主義,以糧為綱,旱田改水田,兩熟改三熟。農民搞得辛辛苦苦還只是溫飽。所以我的缺點主要在這30年,到了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我真正工作60年以後,以前的力氣花得大,人還辛苦,但效果不好,現在沒有原來苦,但是大家好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