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應對全球經濟減速

http://www.CRNTT.com   2012-12-15 10:08:14  


 
  ■ 商品景氣制約資源國增長
 
  得益於中國因素與發達國家經濟高增長,新世紀初年國際大宗商品出現上世紀70年代以來罕見的量價齊升景氣行情。商品價格飈升與貿易條件改善,為主要資源輸出國帶來巨量額外出口收入,推高這些國家經濟增速並提升其國民福利。由於不同程度依賴外部環境,資源出口國經濟高增長具有顯著被動性。另外不同程度受“荷蘭病”因素困擾,這些國家大宗商品以外的可貿易部門自主發展面臨更多制約。隨著各類大宗商品價格近來趨於回落或增勢減緩,資源出口國經濟增長也呈減速態勢。
 
  新世紀初年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一輪罕見的量價齊增景氣行情。觀察1970年以來世界石油和部分金屬原材料消費量增長情況,除石油消費世紀初增長率與早先30年大體持平,金屬原料消費增長率大幅甚至數倍高於早先時期。全球消費量增長,加上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流動性擴張,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飈升。
 
  世紀初價格空前飈升使主要資源出口國獲得巨大商品景氣紅利。我們初步匡算了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加拿大、挪威、OPEC等經濟體能源和金屬原料出口額外收入。結果發現,世紀初十年上述經濟體金屬原料出口因為溢價因素獲得大約3000億美元額外收入,能源出口獲得5萬多億美元額外收入,總共獲得額外收入高達5.58萬億美元之巨。
 
  新一輪大宗商品景氣行情,給資源出口國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和新發展機遇。普金時代俄羅斯經濟超預期表現,是新世紀初年大宗商品景氣改變一個大國經濟命運的典型案例。商品景氣2001年-2010年給俄羅斯帶來約10500億美元額外收入,相當於其1998年2850億美元GDP總額的3.68倍。借助商品景氣紅利,俄羅斯2006年提前償還了1998年曾將其拖入危機的幾乎所有外債,重振蘇聯解體後一蹶不振的軍力武備並高調重返國際政治舞台,同時還有能力通過提高國內消費和投資在2003年-2008年達到年均7%高速增長。
 
  整理計算部分重要資源出口國1990年以來年度經濟增長率以及不同時期增長率的簡單平均值,結果顯示,列入計算的11個主要資源出口國中9個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2003年-2008年商品景氣鼎盛時期經濟增長率簡單平均值較大程度高於上世紀90年代。
 
  國際金融危機終結了世紀初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飈升的景氣行情,此後大宗商品市場經歷劇烈波動。金融危機爆發前後國際商品價格經歷了50%以上劇烈下跌,對高度依賴資源出口收入國家的經濟增長帶來特別嚴峻的緊縮效應。如俄羅斯2009年實際產出下降7.8%,巴西也從此前兩年5%-6%高增長落入-0.3%負增長。得益於各主要經濟體聯手刺激經濟效果,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從2009年3月開始觸底反彈。主要資源出口國大都也經歷經濟復甦和重回較快增長軌道。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減緩,大宗商品價格從2011年2季度開始進入下降通道。2011年主要資源出口國雖仍總體保持增長,但是已有超過半數國家增速回落或持平。展望未來,如果全球經濟減速環境下商品價格穩中有降,則重要資源出口國的經濟增速也會相應受到制約。因而商品價格回落一方面是主要經濟體增長減速的結果,另一方面又構成資源出口國經濟減速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