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應對全球經濟減速

http://www.CRNTT.com   2012-12-15 10:08:14  


   
■ 培育自主性景氣增長基礎
 
  應對新的宏觀形勢,需告別一段時期“刺激經濟保增長、行政干預抑通脹”的調控模式,在繼續溫和寬鬆的宏觀政策基礎上,趁勢實施經濟調整方針,著力推進關鍵領域改革,為新一輪自主性景氣增長到來積極創造條件。
 
  目前經濟增速應低於潛在增速,有必要實行穩增長政策,舒緩正常經營企業面臨的困難,防範經濟過度失速。中國經濟具有能動性的含義之一,是我們擁有較多能發揮促增長作用的政策工具,包括各種寬鬆取向的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取向的減稅與財政政策措施,適度增加保障房與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放鬆對企業投資數量管制等。近來中國政府實施的比較積極審慎的穩增長保增長政策,大體符合溫和寬鬆政策範疇。最新宏觀數據顯示,中國宏觀經濟明顯出現企穩回升勢頭,顯示政府前一段採取的進取而有克制的穩增長措施正在發揮預期效果。

  在實施逆周期宏觀政策的同時,需總結過去十餘年宏觀調控實踐經驗教訓,對開放型市場經濟下宏觀調控政策的功能、目標與定位加以反思,針對轉型期宏觀失衡現象的深層體制根源進行調整改革,使短期總需求管理政策與長期結構性改革措施形成合理匹配與動態協調。宏觀政策基本功能應逐步集中於調節總需求,不能指望通過宏觀調控解決所有結構問題。應把政策思路與重心轉變到調整和改革方面,在破解深層結構問題和理順機制方向下功夫,為培育新一輪自主性、內生性與可持續的景氣增長奠定基礎。
 
  中國市場化取向改革面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挑戰。展望未來,中國面臨改革議程千頭萬緒。從通過市場力量推動經濟減速形勢向自主性景氣增長轉變的視角分析,以下幾方面改革議程具有特殊意義。一是要深化農地制度改革。在年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基礎上,趁勢推進以界定農民土地流轉權為關鍵內容的改革,引入新規範使小產權房有序合法化。二是擴大民營企業准入,給企業家能力發揮創造更大空間。要力推企業減稅減負改革,減少政府投資核准與審批對象範圍。三是加快深化匯率與利率體制改革,創建與開放性大國經濟需要相一致的現代宏調架構,並為根除金融抑制和治理資產泡沫創造體制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