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俄結盟但在外交上要為美國留有餘地

http://www.CRNTT.com   2013-03-26 09:16:31  


 
  從20世紀80年代起,歐洲雅爾塔格局發生了變化。這是由於蘇聯與美國之間原本是“周瑜打黃蓋”式的冷戰,在勃列日涅夫時期出現了失控:蘇聯要將美國全面趕出印度洋。這迫使美國在里根時期下決心退出並放棄雅爾塔格局。此後,美國直接支持波蘭動亂,逼使蘇聯放棄華約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90年代初蘇聯解體,標誌著雅爾塔體系中的歐洲格局消失。此後,在美國的幫助下歐洲大陸恢復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凡爾賽體系。北約介入利比亞內戰的成功,標誌著宥於歐洲大陸的凡爾賽體系首次向海外拓展。

  蘇聯倒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在雅爾塔體系中的遠東權利。目前在這一地區的中、美、俄三家的矛盾中,中俄利益最為接近,中國和俄國與美國的矛盾,基本還是雅爾塔框架下的即美國遏制與俄中反遏制的冷戰矛盾,各方基本訴求仍未超出雅爾塔框架。

  與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大獲其利不同,中國和俄國是兩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和平體系的貢獻者和受益者。所以中國和俄國更珍惜並且願意維護這個和平體系。因此不管結盟與否,它們都不願放棄雅爾塔和平體系。中蘇結盟反對的是新冷戰中美國而不是雅爾塔體系中的美國,約束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複活和美國退出並放棄雅爾塔和平體系的傾向;中國在其中捍衛的只是雅爾塔和平體系賦予的利益,而不會提出超出雅爾塔法律框架的利益訴求。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不僅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首要問題,同樣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理解國際關係的首要問題。

  當年毛澤東在與蔣介石的鬥爭中將金門留給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是為了不把台灣打出“一個中國”的格局;與此同理,今天我們反對美國,只是為了捍衛我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雅爾塔和平體系賦予的中國國家利益,而不是為了將美國打出雅爾塔和平體系。如果不是這樣,而是有失分寸地一味為了反美而與俄國結盟,就會導致雅爾塔體系在遠東的崩潰。果如此,那就意味著中俄美三國在雅爾塔體系中所取得的成果在法理上發生動搖,日本軍國主義,甚至歐洲就會坐收漁利。比如,日本之所以至今不敢直接修改阻止日本國家武裝化的憲法第九條,就是因為有雅爾塔法律體系及其支柱國家即中國、俄國,尤其是美國的制約。日本憲法第九條與雅爾塔體系的存在息息相關,它的動搖會導致日本本國的和平力量和亞洲國家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限制失去法律依據。日本軍國主義的最低目標是恢復20世紀20年代美日主導的遠東華盛頓體系,最高目標是恢復40年代由日本主導的的“大東亞共榮圈”,而這些目標實現的前提,恰恰就是雅爾塔和平體系在遠東的終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