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孟翰:東亞和解來自建立新秩序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09:31:47  


琉球自1609年成為中日兩屬之國,使得日本的勢力延伸到東海,為後來在19世紀並吞琉球打下底子,並預告了後來的台灣問題與釣魚島問題。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學者蔡孟翰的文章《東亞和解來自建立新秩序》表示,21世紀中日、韓日國家民族間的和解,對東亞的和平至為重要,但和解不能建立在一方道歉而已;真正的和解,來自將和解融入國際秩序中,讓大家的利害攸關,命運與共。

  最近十幾年以來,東亞並沒有因為區域內的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平常民眾往來越來越頻繁,使得國家間的緊張關係大幅度減少;恰恰相反,東亞的國際政治緊張氣氛,已經到了讓很多歐美媒體與東亞政治專家警惕,認為中日兵戎相見已經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一個隨時可能觸發的危機。緊張的源頭,自然是先來自中國的迅速崛起所帶來的勢力均衡變動,導致以日本為首的一些東亞國家適應不良,深深感到不安。除此之外,日本在歷史問題、靖國神社參拜與領土問題採取毫不妥協,再三欲闖紅線的態度,使得日本同中國、韓國的關係跌到谷底。

  東亞現在中日、日韓的歷史與領土問題,不能僅認為是戰後日本政治清算不徹底而已;戰後日本對戰前政界商界清算不徹底,只是一個“果”,“因”則是戰後中韓均無參與重建東亞國際秩序的工程。中國由於國共內戰,大陸易手,導致原為美國盟友的國民政府退居到台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有隨時失守,朝不保夕的可能;控制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在1949年後20多年間與美國為敵,所以國共均無法介入參與美國重建東亞秩序的計劃。

  前麻省理工大學的約翰·道爾(John W. Dower)指出,在二戰後美國指揮的“舊金山體系”(the San Francisco System)下,日本與各國恢復邦交是一個“個別的和平”(separate peace),而且受苦受難最大的國共南北朝鮮,均未受到邀請出席,這個“個別的和平”,不止沒有促成全面和解,而且還留下沒有處理戰爭與帝國主義傷口的隱患,為戰前參與軍國主義的政治人士重返日本政壇鋪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