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檸:中日將來開戰的概率極小

http://www.CRNTT.com   2014-04-02 10:55:23  


 
毛喻原:世間最偉大的事是成為一個“人”偷書的“民間生產家”最先和體制決裂

  野夫:我和老毛(毛喻原)是多年的老朋友,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我們都來自於中國西南小城,是小城裡的文藝青年;第二,我們都是中國恢復高考後的1970年代末的大學生,1980年代初走向社會;第三,我們兩人都曾經是警察,他是勞改警察,我是公安警察。老毛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他像隱士一樣地活著,直到近些年才浮出水面。我很了解他,稱他為中國的“民間生產家”。

  老毛是文革時期的高中生,那個時代,其他學生都在“造反”的時候,他和幾個朋友已經成為樂山最喜歡讀書的孩子。學生們停課鬧革命時,他們開始偷自己中學圖書館的書,他們把圖書館裡的好書都讀了,他的知識積累在那個時候就搶先一步,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西方哲學的時候,他們早已讀過了。

  就在即將畢業的時候,老毛和他的同夥商量再幹一票。那個哥兒們膽小,說馬上就畢業還是算了,千萬別翻船。但老毛還是決定最後幹一票,結果是被抓住了。大家從他的宿舍裡翻出了大量的圖書館藏書,當時是足以被開除的。但學校考慮到他的成績很好,如果被開除命運就毀了,最後的處分是將他分配到四川省著名的雷馬屏監獄成了一名獄警。得知這個處分的時候,老毛就決心告別體制,他是最先和體制決裂的人。

做有尊嚴的“野生散材”

  野夫:80年代初,大學生是國家的瑰寶,決定放棄鐵飯碗需要很大的勇氣。老毛在學成之後放棄了當警察,回到樂山小城,在張公橋旁邊開了一個賣冰茶的茶館,經營出租他的藏書,並開始寫他的第一部詩集。他寫的書是無法出版的,也沒有人可以讀懂,寫得很高深。 他就開始了地下出版,自己印刷出來送給朋友。他的詩在西南一帶很有影響力,在1980年代的青年人中傳閱無數。

  我在《身邊的江湖》裡有一篇文章寫到老毛,叫《散材毛喻原》。“散材”形容有一種人在這個世界上就像一種樹,這種樹既不可以砍了做棟梁,也不能用來燒炭,就是野生在這個時代,反而得享天年。莊子的哲學裡,“散”是很高的境界,一個人看上去與功名無關,這樣的“散”才是人生極高的境界。我喜歡老毛這樣的生活,至今我也在摸索他的生活。我們兩個在體制之外,喝點小酒,這種活法是我們為年輕人提供的另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沒有什麼偉大的價值,只是提供一種活法,提供一種新的選擇,證明這樣活也能活得很好,活得很有尊嚴。

  許紀霖:和解需改變革命心態許紀霖:我們生活在充滿暴力的世界裡,今天的中國可以稱為“暴力中國”。有來自公權力的暴力,比如野蠻拆遷、城管打人,也有來自民間的暴力衝突。即使在座的各位沒有受到過公權力或民間肢體暴力的傷害,也多少會受到過另外的暴力——“語言暴力”的攻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