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日本如何走向軍國主義滅亡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6-16 09:20:21  


 
  不過,這些窮兵黷武的家夥更欣賞的是希特勒的總體戰思想。一切向戰時狀態轉軌,時刻準備著迎接戰爭——這幫日本糞青幾乎就不知道該怎麼和別國和平共處,不懂怎麼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也許他們並不熱愛戰爭,但戰爭是他們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手段。在這些人眼中,這個世界只有弱肉強食是不變的真理,與其落後接著挨打,不如強大起來先去打別人,沒有強大的軍隊,誰來保障民眾的生活?雖然日本政府也總想用溫和點的方式處理與他國的關係,可他們是拿軍部那些人毫無辦法的。

  也有一些其它因素。經歷短暫的風光之後,日本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接下來便是1920年的大裁軍——當然,軍隊是不會自己裁自己的。這時軍費仍然是由政府控制的,裁軍是由政府提出的,現任武官制還沒恢復,那個“特殊原因”也未能發揮作用。軍人由民族英雄淪為民眾眼里只吃閑飯不幹活的人,這當中的心理反差自是可以想見,於是他們便需要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日本倒也不是跟一戰完全沒有瓜葛了。這時日本和英國還有盟約,英國便要日本趕緊來歐洲助拳。日本可不管什麼兄弟義氣,去歐洲打仗,對我有什麼好處?沒有。但英國怎麼說也是當時的世界老大,不便得罪,何況日本也確實該打打仗了,軍部的人眼珠一轉,得,咱去打德國在中國的殖民地吧!那時德國在歐洲搞得焦頭爛額,哪有空管亞洲的事情,駐扎在中國的德軍就這麼被日軍給剿了,這麼一來日本又戰勝了自己的老師,國民心理又嚴重膨脹了一回。不過打跑了德國人,日本可沒把土地還給中國,而是大咧咧的占了膠東半島。這可把英國氣得不行,搞了半天,自己的盟友就是這麼個渾水摸魚的貨色。

  這時,英國的親密戰友美國出面了,開了個華盛頓會議,和各列強們重新瓜分了這個世界。美國處理問題的思路很簡單:世界需要秩序。以前搶的就既往不咎了,以後大家都不要打仗了,好好過日子吧,一戰的殘酷大家都見識過了,想必大家都不想再來一次吧?歐洲列強尤其是英國,畢竟和美國是一脈同源,對美國的想法很是讚賞。日本可不高興了,英美居然逼著日本把順手牽來的膠東半島還給中國,本來日本人就不了解西方的價值觀,於是軍部糞青們又開始套用自己的社會理論解釋這一切了:什麼世界和平,全是幌子,說白了都是利益,就是你英美已經搶夠了,現在怕我崛起,不讓我也搶一點。你搶得,我就搶不得?

  不高興歸不高興,英國美國那是日本惹得起的嗎?沒辦法,老老實實聽話吧。這下日本民眾又不高興了,他們也不懂什麼叫秩序,只知道列強們以前欺負過日本,而且全世界的列強都在搶地皮。現在日本好不容易出頭了,到手的殖民地還得還給中國,這算怎麼回事?於是,英美這些國家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立刻跌了一個檔次。

  要說美國也是唯一一個從來沒搶過中國一寸土地的列強,還三番五次的幫助中國,甚至有救命之恩,可美國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檔次也不怎麼高。在我們看來,說白了那都是利益,列強們都害怕中國崛起。膠東半島和華盛頓會議的歷史,咱們教科書上是從來不提的,也沒幾個中國人搞得清是怎麼回事。

  日本人有了種緊迫感。大家隱約覺得,與列強們似乎遲早將有一戰。也就在此時,天才糞青石原莞爾的“最終戰理論”橫空出世。

  糞青怎麼能算天才呢?石原這家夥是非常聰明的,他讀陸軍大學時,人人苦戰三更半,這家夥卻整天到處晃悠,最後居然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據說是得罪了教官,不然的話就是首席畢業生,可以直接在天皇面前演講了。其實一個人成長時多多少少會在某個年齡段糞青一把,石原就曾經糞過,而且還算糞青裡特別成功的那類。後來他發現做糞青實在沒前途,而且再糞下去日本就要完蛋了,於是苦口婆心的勸周圍人趕緊脫糞。可惜為時已晚,多少糞青都沿著和這位天才相同的道路向前糞進,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所謂的“最終戰理論”,就是東西方之間遲早要有一戰。在日本抱有這個想法的人非常之多,畢竟東西方文明之間有很多隔閡,膚色都不一樣,有些地方相互不理解,再加上大家過去又有不少過節,有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意思。在二十世紀初,日本人的想法是中日應該聯合起來抗擊歐美,也就是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那時日本是拿中國當自己人看的,很多人傾家蕩產的支持辛亥革命。可革命革到最後,中國又不見什麼起色,這些亞洲主義者失望之下,決心自己單幹。石原就是曾傾盡家財助孫中山推翻清政府的其中一人,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妄圖顛覆大清國,破壞社會和諧,隨意了。

  怎麼幹呢?石原莞爾認為,日本國土縱深太小,根本無法進行一場現代戰爭。他也明確提出了解決方法:要想和西方打,首先得有個後方基地,這個基地就是滿州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