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日本如何走向軍國主義滅亡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6-16 09:20:21  


 
  那麼南京大屠殺“主謀”鬆井石根呢?這家夥怎麼說也跟中國有關係了吧?其實,鬆井石根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八一三會戰之後,上海的日軍對南京虎視耽耽,倒不是說南京有什麼軍事價值,而是有政治意義,打下了中國首都,本土的糞青們該有多高興?所以糞青的思維是比較奇怪的,他們想打仗很少是為了獲得實際利益,而是面子上爽一把。當時有好幾支日軍向南京出發,而且無一例外的是違抗軍令,擅自行動,軍部明知蔣介石一肚子壞水,想拉日本打全面戰爭,可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手下。鬆井石根便是怕被其他人搶了頭功,率隊殺到南京城來了,這時的日軍剛打完曠日持久的八一三會戰,彈盡糧絕,士氣低落,要不是唐生智主動落跑,勝負實在難料。本來陷入絕望的日軍,見對手主動投降,自是欣喜若狂,再加上自己又累又餓,便進入南京燒殺搶掠,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鬆井石根倒還算是清醒人。這麼搞下去,皇軍顔面何存呢?鬆井石根把手下集合起來,要求嚴肅軍紀,可是沒人當回事,大家嘻嘻哈哈的,本來嗎,你鬆井石根是怎麼跑南京來的?不就是違抗了上級命令嗎?這種行為在日本叫“下克上”,一開始都是打著愛國主義的旗號,到最後是蔚然成風,幹脆連“愛國”這塊牌坊都不要了。鬆井石根見管不住手下,捶胸頓足,號啕大哭,回到日本後便吃齋信佛了,明明是想要阻止南京大屠殺的人,最後依然被抓包出來頂罪。

  所以中國把東京審判看得那麼重,還要拍個“中國人不得不看”的電影出來,這就讓人覺得有些不知所謂了。明明是美蘇玩的一場政治遊戲,隨便抓個鬆井石根安慰下旁邊的中國,真正該死的都沒死,戰後反而成了日本政界的要人,中國人為什麼這麼高興呢?

  至於“甲級戰犯”、“乙級戰犯”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敢打賭一百個中國人裡不一定有一個說得上來。可我們照樣可以天天掛在嘴邊,說得興高采烈。

  話又說回來,真正該向中國人民謝罪的究竟是誰呢?日本天皇?東條英機?石原莞爾?還是千千萬萬個日本糞青?

  就我個人所見,這個真正的戰犯從來沒有死去,也沒有受到審判。它已經離開日本,跑到另一個國家去了。

  在中國這麼打了幾年,軍部終於意識到了。我們在中國鬧了這麼久,打仗中國人不是我們的對手,可是說真的,咱們什麼好處都沒撈著啊。小糞青打了勝仗,升官發財,日本得到什麼益處了嗎?這不是我們打仗的目的啊。那怎麼辦?軍部決定,1940年,無論戰況如何,撤出中國。

  日本糞青可不會讓軍部得逞。為什麼要撤,戰爭形勢這麼好,為什麼要撤?你們這些人,是不是想當日奸呢。1940年撤退最後也不過是一紙空文,日本糞青們在中國不斷攪事出來,想走都走不掉。這期間鬧出不少笑話,比如“諾門坎事件”,清一色打著愛國旗號的下克上,結果無一例外是極為糟糕。

  而影響最大的事件,是佐藤賢了擅自進攻北部法屬印度支那。占了北部就可以占南部,接著就可以進攻荷蘭屬印度了。日本每年消耗石油495萬噸,荷蘭屬印度一年產油470萬噸。何況這時法國荷蘭都戰敗投降了,他們的殖民地不就無主了嗎?既然無主了,那不就歸我了嗎?日本人當時就是這麼想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全世界都知道日本要拿法屬印度支那做跳板。事實上,當時大家也知道美國是護著法國荷蘭的,攻擊法國等於是觸怒美國,可為什麼日本人還敢這麼做呢?

  看看佐藤賢了是怎麼說的吧。他在美國呆了三年,對美國十分了解,於是得出了結論:

  “美國人沒有愛國心的,美國兵嘴里嚼口香糖,跳舞,去看美軍訓練,連個齊步走都走不整齊,這樣的國家不可能舉國而上打一場戰爭的。”

  相信這個理論的可不光是二戰時的日本了,有個國家的人現在還相信自己的軍人比美國人更不怕死更能打,就因為人家不愛國。所以,日本對美國其實是抱著個試探心理,先打下北部法屬印度支那,看看美國有什麼反映,反正這國家的人都不愛國,應該不會說打就打吧?出了問題,再隨機應變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