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遏制海南“新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08:59  


 
  海南新“圈地運動”暨過度開發,也使民生受到威脅。海南海邊的土地,從農民手中征用普遍是2.5萬~5萬元一畝,而地處海南最西邊的東方市,被征用海邊林地後每棵樹補償標准僅僅是2元錢,這意味著許多農民將使其賴以生存的土地。萬寧市石梅灣,散落在區內的農舍多為黎族村落,世代以耕作和捕魚為生,大部分被征去農田的農民失去了唯一的謀生工具,生活無以為繼,該村水庫去年因為挖掘過度而崩塌,滴水未剩。同時,海南沿海公共海域“私屬化”現象也非常普遍。各種建築風格的酒店,一家緊挨一家,如同一道圍墻,將沙灘海景圈在裡面,公衆已無法進入公共海灘。令許多海口人驕傲的位於海口市濱海大道旁的大型熱帶海濱生態園林——“萬綠園”, 北側海面將新建另外兩個面積約450畝和100畝的人工島,不僅由於水流方向改變使回淤更加嚴重,令新港變成死港,而且會使市民無法在萬綠園看海。 

  海南省所以會出現“新圈地運動”暨大躍進式開發,與海南省及地方政府發展觀有直接關系。根據《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至2020年海南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3.52萬億元。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至2009年的22年中,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797億元人民幣,“3.52萬億元”相當於過去22年的5倍。而中央財政未來5年將給予海南的專項補助只有50億元,海南22年來財收收入累計也不到1300億元,絕大部分只能靠外來投資,因此各地開發商雲集海南並被海南省暨地方政府視為座上賓也就不難理解了。盡管海南省出台的《海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強調,海岸綫資源屬於稀缺資源,海邊一綫地可用於旅遊發展,不得用於商品房開發(不產生經營性收入的房地產),但不少房產商掛著“產權式酒店”的牌子,最後在海邊開發出來的卻還是公寓住房,這說明地方政府監管已嚴重缺位。盡管海南省有關部門官員出面解釋,力圖解除人們的疑慮,但現實情況卻給了嚴峻的回答。 

  到底要建一個怎樣的國際旅遊島?世界知名旅遊勝地,包括巴厘島、衝繩島、濟洲島等國際旅遊島,經濟發展程度普遍處於該國中等水平。為了保護好當地原生態風貌和民俗文化,當地政府規定一些區域不予開發。由此看來,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評估並不應該以單一的投資多少為指標。海南一位官員坦承,國際旅遊島到底需要怎樣的投資強度和投資節奏,是需要很好研究和科學論證的,尤其要充分考慮和估計過於密集的投資對海南最核心的競爭力——生態資源可能造成的影響。這位官員的話,也許值得海南決策層深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