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遏制海南“新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08:59  


 
  誰的旅遊島

  “假如生態被破壞,原始森林變為水泥森林,那海南將不再是海南了—有誰會花錢專門過來這裡看房子呢?”

  河北人趙文斌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海南—那時正是“大特區”概念喧囂塵上的時代,他和絕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帶著對新體制的向往,夢想在這裡書寫拓荒掘金神話。

  他們也被稱為“闖海人”,這曾經是個令他驕傲的稱謂。十幾年的時間讓趙文斌扎根海南,已將自己當做海南人。

  這一陣子趙文斌卻感到納悶:不知不覺間,他身邊多出了不少自稱“闖海人”的新來者,那個久違的稱號似乎又重出江湖。隨著國際旅遊島的確立,十幾年前場景重現,海南再一次成為冒險家的樂土,房產商,投資商,甚至務工者,都自居為新一代的“闖海人”。

  但這一次,就像開發商圈地所引起的爭議一樣,不少本地人對這些新“闖海人”充滿質疑,認為他們帶來的除了機會,更多的是無謂的“精英意識”和混亂。在海南的本地論壇裡,幾乎每個談及“闖海人”的帖子都會引起雙方面紅耳赤的掐架。

  新“闖海人”引發的爭議只是目前海南的一個縮影,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後的7個月,在興奮過後,越來越多的聲音出現,而最終指向的都是—這將是誰的旅遊島,誰的海南?

  矢弓告訴記者,海南建省23年,前後提出來的概念島算起來有48個島。

  “國際旅遊島就是玩概念,而國際上從來都沒有這種概念。”矢弓認為,打著這概念主要是為了吸引國外遊客,但卻缺乏實際指向性,“海南島,放在中國,你是獨一無二。放在世界,那就很不起眼,有夏威夷,有普吉島,很難吸引到國外遊客來這裡。”

  當內地人奔赴海南置房,海南人卻得發愁自己買不了房。

  “國際旅遊島我不知道帶來什麼好的,但這一年裡房價上漲得太厲害了,本來買得起的房子一下子又買不起了。”海口市民劉亞琴曾打算在2009年底購置新房,但觀望再三,房價卻唯有節節高升。海南房價上升之快,甚至連海口市委書記陳辭都公開表示:“海口普通居民要想在海口購得一套地段一般、面積合適的房子,也要8年不吃不喝才行,最低收入家庭更是要20年。”

  除了買不起房,還有交了定金房產商卻捂盤不開的情況。記者了解到,海口和三亞多家開發商存在類似情況,不少業主建起了群組,每天的例行功課就是凑在一起“聲討黑心開發商”。

  “開發商肯定想賣個最高的價,因為他們追求利益最大化。”矢弓指出,“作為政府必須保持充足的土地供應,不在一綫海景地批准再建房。要給買房者一個正確的導向,不能一味地哄抬房價。”

  他提醒,如果不控制房地產發展速度,發展高水平高質量旅遊產業,最後可能是既失去生態也沒有發展,出現雙輸的局面。

  曾經的“天涯、海角、爛尾樓”正在快速地向“別墅、酒店、旅遊島”演變,成為大工地的海南猶如諸侯割據,各大房產商畫地為牢,誰也說不清這座島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