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遏制海南“新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08:59  


 
新聞鏈接:海南開發商借建旅遊島圈地蓋房 被指破壞生態

  2010年07月22日05:57 時代周報 

  距離1月4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幹意見》,將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已過去半年有餘,但越來越多人感覺到躁動和矛盾。

  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序幕拉開,相關旅遊、運輸、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都將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在此背景下,一些旅遊、地產等行業的大型企業早已嗅到海南新一輪發展的“商機”,紛紛加大對海南的投資和布局……

  海岸綫亂象

  距離海岸綫200米甚至100米以內的建築比比皆是,“一綫海景別墅”和各大星級酒店在沙灘旁邊星羅棋布,甚至在萬寧市石梅灣,記者還看到位於海邊在建中的私人飛機場。

  吳程英最近一直為海南房地產開發感到鬱悶。

  “打開電腦,通過衛星圖片上看海南,發現海南島的海岸綫正在‘哭泣’—海南全島的海岸綫已幾乎處於開發的狀態,很難看到一片原始的痕跡。”吳程英是海南文昌籍人,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工作。他告訴記者,以前每次回海南都感覺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現代化與自然的交融。但在2000年以後由於缺乏有序的引導,海灘被過分地開采,每次坐飛機回去都會看到海南的東北角滿目瘡痍。

  海南島海岸綫長達1528公裡,1988年開始便有了東綫重點發展旅遊業,西綫重點發展工業的定位。而這條海岸綫已成為房產商們的“樂土”,記者了解到,其中北起海口南至三亞,300多公裡的東海岸綫上不僅囊括了海口灣-美麗沙,文昌的銅鼓嶺,瓊海的博鰲,萬寧神州半島、石梅灣,陵水的珍珠海岸直至三亞的海棠灣、亞龍灣等最精華的旅遊海岸資源。同時東海岸也成為海南開發最火熱的地方,十來個海內外大型的房地產開發集團包攬了海南這條最優質的海岸綫。

  海南省建設項目規劃院原高級工程師林鴻民曾作為世界旅遊組織的中方專家,為海南省作旅遊總體規劃。他向時代周報指出,從南向北,三亞的三亞灣、大小東海、亞龍灣、海棠灣,再到陵水的土福灣、南灣半島、清水灣、日月灣、香水灣,萬寧的楊梅灣、石梅灣,再到瓊海的博鰲水城,文昌的馮家灣、高隆灣、椰林灣、火箭發射基地……東海岸已基本被開發商圈地完畢。

  國際旅遊島的確立,助長了地產業突進的力度和速度,而投人所好的“一綫海景房”紛紛駐扎海岸綫邊上,更給海南生態帶來了負面影響。海南是熱帶台風密集區,作為保護海島免受台風襲擊的“第一道綠色天然屏障”,海防林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防衛著海岸綫。海南省政協委員、海南省林業局森林防火辦原主任劉福堂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海防林以木麻黃為主,自1956年種植以來,歷史上曾四次對海南的海防林造成災難性破壞,目前的防護功能已大打折扣。而開發最熱鬧的東海岸,因為直接面向太平洋,海防林作用最為重要,但房地產開發早已經讓海岸土地與林木“脫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