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遏制海南“新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08:59  


 
專訪海南省建設項目規劃院原高級工程師林鴻民:修建人工島是勞民傷財

  時代周報:房產商紛紛搶灘海南島,大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林鴻民:今年1月4日正式出台《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幹意見》,裡面提到了要把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到國家戰略。但事實上2009年12月31日就已經確認了這個消息—這是分水嶺,各大房產商得知消息,聞風而動。

  時代周報:優質海岸綫基本被搶占一空,但目前表現得大部分是混亂無序,是什麼造成的?

  林鴻民:2008年7月,海南省將177項行政管理權直接下放到市縣和地級市,這項改革措施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

  但同時,諸多權力下放也導致地方政府可以自由支配土地出賣的權力,這就可能產生開發商和某些地方政府形成一定的利益關系,而通過“官方”的角度去圈地,從而瓜分海岸綫。

  另外,目前能管轄海岸帶的有四五個相關部門,它們之間各自獨立,沒有銜接,這也會出現對同一個區域重複開發的混亂局面。

  時代周報:要如何加強海岸綫資源管理?

  林鴻民:剛剛出台的《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裡,把海南島的海岸帶從功能上劃分為臨港經濟區、城鎮生活區、旅遊休閑區、生態保護區、農業和漁業區六大類型,每個區的劃分依據,是根據其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所承載的功能而定。《綱要》批准後,海岸綫混亂無序的情況或許會得到一定的制約和調整。

  當然,只把海岸帶劃分為六個功能區還是比較粗綫條的,還需要以後進一步規範細則。

  時代周報:海南的樓市能否支撐開發商們拿地時的期望?

  林鴻民:海南的房地產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跟旅遊產業聯系緊密的,如三亞那邊的星級酒店。一種是“候鳥型”的住房,也就是內地居民到這邊購置過冬的房屋。後者目前已過度開發,這類住房每年最多就使用半年時間,會造成大量時間房屋空置,無形中又是一大筆浪費。但政府也拿這種情況沒辦法,誰讓房子是他們掏錢買的?

  目前大量的所謂一綫海景別墅和酒店紛紛建築在距離海岸綫很近的地方,這是很危險的,開發商為了美觀往往把並不好看的木麻黃等防護林砍去,而種上並不具有抗風作用的觀賞性林木,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時代周報:目前也出現了不少填土造陸,修建人工島的例子。是否說明海南現有海岸綫資源仍不能滿足開發商需要?

  林鴻民:很多人工島的修建是毫無必要並且勞民傷財的,這並非是像曹妃甸那樣經過長期論證的必須行為,而往往是官員頭腦一熱,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就建這樣的“標志性建築”。

  另外開發商當然也是主導因素,舉個例子,三亞的鳳凰島目前房價達到12萬/平方米,他們現在還打算往外填,這麼高的房價,開發商何樂而不為呢?

  時代周報:海南可能越過工業社會直接進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嗎?

  林鴻民:我認為海南還是不能越過,這是客觀規律。海南得以工業為支撐,旅遊業為先導,這樣去發展。如果做得好的話,會由農業向新型工業化邁進,再往後才是進入服務業社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