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亞洲安全困境及其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0-12-28 09:29:47  


 
  美國戰略移向西太平洋是否表明中國戰略機遇期的結束?如果從中國只是一個被動的角色來看,那麼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實上今天的中國就實力來說,已經不再是被動的角色,被動地接受他國提供的“戰略機遇”。相反,中國已經有能力來主動創造“戰略機遇”,就是說,中國有自己的選擇。

  因此,中國應當主動,不應當被動地被美國拉入軍事和戰略競爭軌道。中國軍事現代化要進行,但經濟建設仍然需要居首位。不管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不可把戰略放到首要地位。這樣就可以避開美國。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在經濟上遭遇很多問題,複蘇比較緩慢。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和中國競爭過程中,美國會在很大程度上轉向其非常強勢的軍事力量。如果中國不當心,被美國拖入戰略或者軍事跑道,從長遠來看,就不可避免地會成為美國的“敵人”。而中國一旦成為美國真正的(而非像現在那樣的“想象上的)“敵人”,其就會做方方面面的動員來應對中國,就像從前對付蘇聯那樣。那麼,世界又會重新回到冷戰模式,即美國和蘇聯式的相互對峙和威脅。

  中國不僅要避免被拖入軍事戰略競爭軌道,而且要主動拖住美國,讓其停留在經濟跑道上。在經濟方面要繼續深化和美國的合作。貿易、人民幣、氣候等等問題上,中美之間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空間。經貿方面兩國間盡管也存在衝突,但都是可以控制和解決的。對中國來說,在這些方面必須防止兩國經貿關系被一些既得利益集團所挾持。

  再者,中國也應當在那些促使美國轉向傳統安全跑的領域做更大的努力,減少美國的傳統安全困境,或者減少美國轉向傳統安全的理由。例如在朝鮮問題,中國要有更大的作為來約束朝鮮的行為,不讓其再作非理性的挑釁。在南中國海問題甚至釣魚島問題上,中國要改變思路,從目前的雙邊關系,戰略性轉型到多邊構架內的雙邊協商。盡管多邊不能保障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但可以對這些問題有效管理和控制。
  
  總而言之,中國在亞洲的安全困境不僅僅是美國的選擇問題,也是中國自身選擇的結果。美國現在已經不能隨心所欲地主導世界。盡管美國的選擇會深刻影響中國,但必須明確的是,中國自己的選擇也同樣重要,中國的選擇不僅決定自己的未來,也會對國際政治的未來產生深刻的影響。

  作者是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