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高鐵外交”異軍突起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0:10:17  


 
  中國參與世界飛機製造工業的競爭是必然趨勢,但對當今中國來說,製造天上飛的,不如先地上“飛”的。一、是國民經濟的緊迫性、民眾的需求有別;二是經濟能力和技術累積也不同;三是高鐵不僅商機無限,還可改變世界對中國抱持的偏見:首先它不是赤裸裸的戰爭武器;其次它能直接造福全人類;第三還能將它轉化為外交工具,消除國家偏見,拉近國與國和人民間的距離。

  日本在航空製造業方面,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至今還是一籌莫展。顯然,一是受到“美日同盟”關係的制約,手腳被綁;二是日本雖有資本和技術,卻無大市場的支持,因而不敢貿然行動。中國雖然擁有市場,卻缺乏技術和經驗,某種程度上也就是高鐵工業的翻版。中國從發展高鐵著手,一是另辟蹊徑,二是借風使船,既可提高技術,又能累積經驗,特別是通過引進世界一流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過程,開發出一套嶄新的生產和管理技術,既不是“山寨版”的應用,也不是“剽竊”技術的行為。

日本的妒嫉和醋意

  但中國高鐵技術的突飛猛進,甚至在世界高鐵企業中異軍突起,確實引起巨大的反響。一是本能的懷疑,二是競爭者的妒嫉,三是失敗者的醋意,頓然使中國的“高鐵外交”又蒙上一層“中國威脅”的陰影。日本自稱就是其受害者,使原本已陷入谷底的日中關係再添一層濃濃的迷霧。

  日本是當今世界最早發展高速鐵路成功的國家。1964年誕生的新幹線子彈火車,最高運行時速達到210公里。日本高鐵專家說,“新幹線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縮短旅客出行時間,提高旅行的舒適度,從而刺激了客流,拉動了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在歐洲,法國也是一個最早擁有高速鐵路的國家,其TVG高速列車於2007年創造了時速578.4公里的紀錄,它擁有的高速鐵路技術至今還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中國高速鐵路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僅用5年時間便完成了發達國家使用30年才走完的高鐵研發之路,主要就是利用後發優勢,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最新技術,再融合、創新出一套新的系統。包括法國的阿爾斯通、日本的川崎重工、加拿大的龐巴迪、德國的西門子等世界最先進的高速鐵路技術,都成了中國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對象,因此中國高鐵技術不僅是世界的集大成,也是大一統的產物,更是智慧的結晶。中國不僅付了高昂的知識版權費,還作出加倍努力研發才有今天成就的,它不僅已轉化為中國的軟實力,還具備了中國製造的特點,就是達到價廉物美的境界,因此才能具備技術再出口的條件,讓世界對中國出口的高鐵刮目相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