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行發債,地方財政自主權邁出一大步

http://www.CRNTT.com   2011-10-21 10:45:57  


 
  此話令人汗下,說明在大公國際眼里,地方債只要採取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的方式,就不需要評級。地方債因此在性質上等同於國債,成為中央政府對特定地方的“財政紅利”,這違背了地方財政自主的大方向。這樣一來,地方債的市場化程度甚至比城投債更不如,起碼城投債等表面上還需要評級,還需要對項目收支做出公告。雖然剛猛補充指出,如果漸行漸近發展成由地方自行償付,應採用類似於目前對城投債的方法,但考慮到我國的城投債評級絕大部分只上不下形同虛設的狀況,對地方債的評級更不能過於樂觀。 

  按照財政部公布的辦法,“試點省(市)發行政府債券應當以新發國債發行利率及市場利率為定價基準,採用單一利率發債定價機制確定債券發行利率”,基準利率確定並不意味著利率不能上下浮動,更不意味著今後地方債的利率必須與國債利率趨同,實行事實上的地方債利率行政化定價。 

  要讓地方債發展壯大,熟悉程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設立地方債的定價體系。否則,空有發債程序而無市場定價之實,中國的債券市場將像證券市場一樣扭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地方債的自主發行,理應成為地方債務市場化、公開化和地方財政透明化的契機,成為建立地方公共財政的開端,成為地方政府財政自主與市場投資者約束地方財政的第一步。 

【新聞鏈接】地方政府自行發債 部分券商基金認為利好股市(2011年10月21日 钜亨網新聞中心/財訊.COM)

  地方政府開展自行發債試點,能否帶給市場一絲新氣象?一些券商研究機構、基金經理認為,在債市火爆的情形下,未來該品種債券或將受到債市追捧。同時,試點有助於釐清地方財政和銀行信貸的關係,將成為財稅制度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但他們對該試點是否可被視為財政政策鬆動存在爭議。

  ■ 減輕地方政府資金壓力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對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已有充分預期。試點發債有助於釐清地方財政和銀行信貸的關係,有助於投資者對風險的預期。

  招商基金策略分析師李恭敏認為,該項政策的推出對整個市場是一個利好。目前地方融資平台使得地方政府的投資、財政和銀行信貸糾結在一起,三者之間形成矛盾,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地方債發行試點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把地方政府的財政與銀行信貸的關係進行剝離。這是完善和改進整個投融資體系的一個比較大的進步。

  國信證券的分析師認為,地方債試點渠道明確後,有利於緩解投資者對地方融資平台信息不完整的擔憂。

  長江證券宏觀策略組認為,對於地方財政資金來源,國家僅通過財政安排了其中的一部分,龐大的資金缺口更多是地方政府通過銀行貸款以及其他融資方式來彌補。各地紛紛上馬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這給城投債的爆發提供了條件,也為城投債信用問題埋下了隱患。此次四省市地方債發行試點無疑將成為財稅制度改革中的一項重大突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